救內科交通 議員:應給更多誘因解決「一人汽車」難題
臺北內科。本報資料照片
我的減碳存摺計劃即將邁入一年,目前已經有30多萬人參與,北市府也希望藉由減碳不開車,救內科交通,不過目前內科企業配合比例還不高,議員認爲,減碳存摺還是無法解決內科「一人汽車」問題。應該呼籲企業響應ESG,或給予租稅等誘因。
議員李明賢認爲,目前北北基桃減碳存摺已經有超過30萬人參加,人數算很多,不過這是技術上的微調,看得出「蔣萬安很努力,不過現在都是小針美容」。市府要解決內湖交通,實際上還是要加速東環段等捷運動工。不要讓時程延宕這纔是關鍵,要將捷運施工衝擊減到最少。
李明賢坦言,目前內科企業參與減碳存摺比例還是不高,他認爲獎勵措施是對,不過重點還是應該要擴大企業的社會責任,副市長李四川去年就跟企業座談過很多次,但還是無法解決內科「一人汽車」問題。獎勵政策的確有其極限,還是應該呼籲企業響應ESG,或給予高科技租稅等誘因。
議員王孝維則認爲,解決內科交通問題,最簡單、最快方法,應該是是8年前他向前市長柯文哲提出的,將捷運南京三民段直接再多拉一站到大港墘設站,直達內科核心,不過柯文哲沒做。
王孝維認爲,解決內湖交通,內湖人自己的開車習慣還是必須要改變,尤其大內湖是長形通行車流,從基隆、汐止、南港等各地來,上下班尖峰一定會塞,尤其過去內湖30年前僅4萬7千多人口,現在擠進30多萬人,多擠7倍人卻沒有多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