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車40分鐘無交管 內壢後站交通亂象多 議員促訂應急措施
桃園市內壢後站交通最近屢屢拉警報,除3月初強降雨事件及4月底的不幸事故外,過去也不時有平交道事故傳出,民代呼籲相關單位應制定相關流程。(圖/無黨籍市議員謝美英)
桃園市內壢後站交通最近屢屢拉警報,3月初強降雨造成黃泥沖刷,鐵軌變黃河,水漫道路,車輛動彈不得;4月底又因1起鐵道不幸事故,造成內壢後站大大小小路段全塞爆,將近1小時無法行進,完全沒地方改道,導致上課的學生紛紛繞路遲到。無黨籍市議員謝美英強調,要求各單位制訂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流程,避免民衆受交通壅塞影響。
民衆反映,內壢後站上下班尖峰時段交通流量原本就很大,鐵路地下化周邊工程啓動之後,沿線自立、精忠、興仁、遠東四個平交道前的道路動線經常有異動,塞車已是家常便飯,遇到突發的天災人禍,上班上學受到影響,大家苦不堪言。
民衆指出,塞在路上40分鐘,沒有看到交通維管人員,原來人力都調派到事故現場及更大車流的路口,結果精忠街等大街小巷塞爆,大家只能苦等,現場若有交管人員、提前示警,至少未進塞車區的車輛可以避開,路況也不至於雪上加霜。
謝美英說,除3月初強降雨事件及4月底的不幸事故外,過去也不時有平交道事故傳出,經常都是在社羣媒體上發酵,也不見相關單位留言說明或迴應,民衆也無法得知當下的處理情形,造成民怨。
謝美英近日將召集各相關單位,就內壢後站四個平交道交通問題會商研議,她要求制訂出突發事件應急流程,因應未來鐵路地下化工程動工之後,若到緊急狀況,民衆可以通報的單位及反應的窗口,並有管道獲取即時訊息,另現場應有相關單位引導疏散人潮、車潮,事故地點前的連動路口,也應擺放相關警示。
謝美英認爲,地下化工程啓動前,這些流程就該確立,而非被動處理,尤其內壢後站有4個平交道,只要一個有狀況,幾乎就是全面停擺,未來10年,地下化工程牽動內壢交通,對居民影響甚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