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縣:企遷愁盼,一窗化解

​6月3日上午,涇縣市場監管企業登記綜合窗口前,安徽涇瑞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先生正目不轉睛地盯着工作人員操作,眼神中滿是期待與緊張。當工作人員將剛打印出的營業執照遞到他手中時,他忍不住驚呼:“公章還沒晾乾,遷移手續就全辦完了?”說話間,他摩挲着嶄新的營業執照,一旁茶杯裡的涇縣蘭香還氤氳着嫋嫋熱氣。

從五地奔波到“一杯茶”功夫

回想起一週前,李先生還在爲企業遷回涇縣的事愁眉不展。“前年幫朋友辦遷移,跑了3趟蕪湖、2趟涇縣稅務局,光高速費都花了好幾百,還不算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太折騰了!”李先生苦笑着搖頭,言語間滿是無奈。​

窗口工作人員黃輝面帶微笑,一邊輕點鼠標,一邊耐心向李先生解釋:“您看,現在全程在網上登記,遷入申請、遷出申請、變更(備案)登記、稅務遷移等多個環節整合爲遷移登記一次辦,所需材料一次提交、‘一網辦理’。系統自動同步至兩地市場監管局和稅務部門。”說着,屏幕上清晰地跳出安徽政務服務網企業遷移登記“一件事”系統界面。​

​涇縣市場監管局黃輝翻開後臺數據,認真介紹道:“自今年4月推出企業遷移‘一件事’以來,已爲7家企業辦結遷移手續,平均辦理時限從原來的22個工作日壓縮至9天,材料提交量減少68%。以前企業得先到遷入地開接收函,再回遷出地辦遷出,最後到稅務、銀行等部門變更,光排隊就得好幾天,現在真是方便太多了。”

數據跑路:跨區域審批變“一網通辦”​

“最頭疼的是調檔,需將檔案資料寄到遷入地才能辦理。”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幫辦員翻開工作日誌,回憶起去年辦理的一起企業遷移案例。當時,安徽慶盛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從無爲市遷回,光調檔就等了18天,漫長的等待讓企業焦急不已。

如今,隨着2024年8月5日安徽企業電子檔案“容e查”系統正式上線,企業登記檔案跨入“全程電子化”時代。在政務服務大廳,申請人只需通過安徽政務服務網“企業遷移一件事”模塊,線上提交遷移申請,兩地登記機關便能在線完成檔案交接,整個過程流暢高效。​

這種“數據跑腿”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審批邏輯。以一家從合肥遷回涇縣的電子企業爲例,改革前企業需往返兩地,耗時22天,直接成本約1000元;現在全程線上辦理,成本降至0元,還節省了13個工作日的運營損耗,相當於幫企業多賺了一筆“時間成本”。企業負責人感慨道:“以前辦事是我們到處跑,現在是數據替我們跑,政府的服務越來越貼心了!”​

以學促幹:作風建設推動改革落地​

涇縣企業遷移“一件事”改革,正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縮影。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涇縣構建“五學聯動”體系,掀起學習熱潮。累計開展縣委常委會、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讀書班等14次;全縣919個黨支部依託“三會一課”,開展集中學習3100餘次、交流研討1萬餘人次,讓改進作風、優化營商環境等理念深入人心。

黨員幹部積極將學習成果轉化爲實際行動,主動下沉企業一線調研。截至目前,27名縣級負責同志已走訪縣內108家重點企業及農戶,縣鄉領導班子通過“兩代表一委員”、民呼我爲、政務便民服務熱線等渠道,廣泛徵求意見建議2056件,已辦結1866件。無論是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還是企業用工難題,每一個訴求都被認真對待,每一項問題都在積極解決。未來,涇縣將繼續深化學習教育,持續推進政務服務改革,讓企業在涇縣發展更安心、更舒心。(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