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區總工會:35次入企調研解“急難愁盼”
來源:中工網
2月17日午飯後,瀋陽禾豐反芻動物飼料有限公司二車間裝卸工葉長寶走進淋浴室沖澡。整潔的環境、溫暖的水流,讓他洗去了疲憊。走出淋浴室,他來到工間活動站喝茶、閱讀,享受愜意的休息時光。
葉長寶是沈北新區總工會深入推進省總工會“三走進”專項行動衆多受益者之一。爲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去年6月起,區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王宏新帶隊,35次深入區內90餘家農產品深加工、航空和裝備製造等行業企業調研。建設工間活動站、創建創新工作室、豐富職工文體活動……職工哪裡有需求,調研的觸角就延伸到哪裡。
“希望工會在提高職工創新能力方面多給予支持。”調研中,部分企業提出建議。爲此,沈北新區總工會在全區主導產業大力推進區級勞模創新工作室和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新建6家區級創新工作室,每家給予3萬元資金支持。去年10月,瀋陽雙匯食品有限公司馬軍偉勞模創新工作室獲評區級勞模創新工作室,這極大地激發了工作室的創新熱情。馬軍偉發現,生豬屠宰中使用的製冷機房在利用氨氣壓縮機制冷過程中散發熱氣,造成部分熱能流失。他帶領工作室成員經過反覆試驗,設計出一套熱能收集系統,並在生產中循環利用,預計每年爲企業降本增效150萬元。馬軍偉說:“我要帶領成員立足崗位、投入更多精力進行創新,爭取早日晉級市級創新工作室。”
調研中,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職工對建設工間活動站呼聲最高。沈北新區總工會在瀋陽禾豐反芻動物飼料有限公司調研時瞭解到,公司只有一個休息室,簡易、破舊且距離車間較遠。“最好能把淋浴間翻修下,再增加點設施……”葉長寶向調研組建議。
工間活動站建在哪兒、需要配備哪些設施……此後,調研組多次與企業工會探討建立工間活動站的可行性和細節。去年10月,工間活動站建成,配備了飲水機、桌椅、圖書角等,洗手間和淋浴間也都進行了翻新。“沒想到工會調研後的工作力度這麼大。”職工給工會點贊。
沈北新區總工會的問需調研不僅解決了職工的現實困難,也推動了企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創建區級創新工作室,有效帶動了全區39家創新工作室爲企業節約創效近2億元;指導並扶持15家企業建立工間活動站,直接服務職工近2500人,極大提高了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
(遼寧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