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聯合舉辦海葬,39位逝者魂歸大海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3月30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民政部門聯合主辦的"碧海寄情,愛在滄溟"——2025年京津冀海葬啓航活動在天津渤海灣舉行,本次共有39位逝者魂歸大海。
當日上午10時,啓航儀式在天津國際郵輪母港碼頭舉行,低迴的樂曲聲中,禮兵神情肅穆,向逝者敬獻花籃。公祭人誦讀祭文,歌頌海葬逝者無私大愛。
汽笛長鳴,載有39份逝者骨灰的"國賓9號"海葬專用船緩緩駛向渤海灣。在船艙內舉行的海葬儀式上,禮儀人員向逝者敬獻花籃,默哀致敬。船隻到達指定海域後,逝者家屬有序登上甲板,將親人的骨灰輕輕撒入萬頃碧波。伴隨着落花瓣瓣,39位海葬逝者在海浪的擁抱中枕波長眠,迴歸自然。家屬們淚目思親,紛紛在祈福卡上寫下寄語,表訴心中哀思之情。活動最後,全體人員爲逝者祈福。
據介紹,骨灰海葬是指將骨灰撒入大海的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北京市骨灰海葬活動始於1994年,是北京市政府一項公益惠民工程,隨着殯葬惠民政策的宣傳普及和海葬活動組織的日益完善配套,越來越多的社會羣衆認可和選擇骨灰海葬這一生態安葬方式。
北京市自1994年5月開始推行海葬以來,共組織集體海葬活動870批次,安葬逝者骨灰近4萬份。北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骨灰海葬屬於由財政經費補貼、服務全程免費、不保留任何骨灰的公益普惠生態安葬方式,有效減輕了羣衆喪葬負擔,順應了羣衆多樣化的安葬需求,有力推動了殯葬移風易俗。
據悉,自2019年開始,清明節前夕,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門在天津渤海灣組織骨灰海葬啓航活動,旨在大力宣傳和推廣骨灰海葬生態葬方式,更好地滿足社會羣衆多層次、多元化殯葬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