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京津冀海葬啓航 39位逝者“迴歸大海”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天津3月30日電 (記者 王君妍)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民政部門聯合主辦的“碧海寄情,愛在滄溟”——2025年京津冀海葬啓航活動30日在天津渤海灣舉行。39份逝者骨灰在親屬的護送下,安葬於大海之中。

當天10時,啓航儀式在天津國際郵輪母港碼頭舉行。鮮花花籃整齊排列,家屬代表深情追憶親人,公祭人誦讀祭文,以表敬意。隨着汽笛長鳴,“國賓9號”海葬專用船承載着親人的思念緩緩駛向渤海灣。

海葬儀式莊重而溫馨。船艙內,全體人員默哀致敬,禮儀人員敬獻花籃,逝者家屬在奠詞中寄託哀思。抵達指定海域後,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家屬們依次登上甲板,將親人的骨灰輕輕葬入浩渺海洋。

“看到大海,我就想起了我的母親。”家住河北省唐山市的田寶珍提起母親唐俊榮時聲音沙啞。田寶珍回憶道,母親一生辛勞,去世前最大的心願就是葬入大海,不給子女增添負擔。

天津市民趙金芳的父親生前是冬泳隊成員,對水情有獨鍾。“父親認爲海葬既環保,也符合自己的信念,所以早早就囑咐我們,不要買墓地,讓他迴歸自然。”趙金芳回憶,家人最初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選擇尊重父親的遺願。

據瞭解,天津自1990年開始推行海葬,至今已安葬骨灰3萬餘份,參與家屬近6萬人次。隨着惠民殯葬政策的深入,骨灰海葬已成爲財政補貼、全程免費的公益生態安葬方式,減輕了民衆負擔,也促進了殯葬觀念的轉變。

近年來,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門不斷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今年是三地共同組織海葬啓航活動的第六年,海葬社會認知度不斷提高。三地民政部門表示,將持續深化殯葬領域合作,攜手打造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

北京市民王華溢記得,亡妻生前曾告訴孩子,人就像宇宙中的一粒塵埃,最終都會迴歸自然。“家人都喜歡大海,每年來這裡看看,既是緬懷,也是陪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