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之父”王東昇的第三家IPO來了!

左手A股,右手港股,王東昇的資本版圖有多大?

作者|劉欽文

編輯|高遠山

當你滑動5G手機瀏覽信息、用筆記本電腦處理工作,或是乘坐搭載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汽車穿梭城市時,這些設備核心芯片的 “基底”——12英寸硅片正默默運轉。

而生產這類關鍵材料的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奕斯偉材料”),即將於8月14日迎來科創板IPO上會大考,其擬募資49億元用於西安奕斯偉硅產業基地二期項目。

作爲國內12英寸硅片產能和出貨量雙料冠軍,奕斯偉材料已站上全球第六的位置。然而光環之下暗流涌動,《招股書》顯示,公司2022年至2024年累計虧損達17億元,且虧損持續擴大。

01

市場地位全球第六,

三年虧損超17億

成立於2016年的奕斯偉材料,專注於12英寸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覆蓋存儲芯片、邏輯芯片、圖像傳感器及功率器件等關鍵領域。

12英寸硅片是半導體產業鏈的核心基礎材料,佔全球硅片出貨面積的75%以上。西安奕材僅用九年時間便在這一領域實現突圍,截至2024年末,其月均出貨量達52.12萬片,穩居中國大陸廠商第一、全球第六。

奕斯偉材料的產品主要覆蓋存儲芯片、邏輯芯片、電源管理芯片等領域,應用於消費電子、數據中心、智能汽車及機器人等終端場景。客戶包括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國際一線晶圓廠。

不過,企業經營呈現出高速增長與持續虧損並存的特點。2022-2024年,奕斯偉材料營業收入分別爲10.55億元、14.74億元和21.21億元,複合增長率達41.83%,但同期歸母淨利潤虧損分別爲-4.12億元、-5.78億元和-7.38億元,合計虧損17.28億元。

虧損主要源於重資產投入帶來的固定成本高企——12英寸硅片生產線單位產能投資強度大,公司兩座工廠累計投資超235億元,2024年僅折舊攤銷費用就達9.31億元,佔成本的46.7%。

2025年上半年,奕斯偉材料營收13.02億元,同比增長45.99%,但歸母淨利潤仍虧損3.4億元。公司解釋稱,第二工廠產能爬坡初期以低價測試片銷售爲主,疊加產能轉固帶來的折舊攤銷費用增速高於營收增速。

02

IPO前融資超百億,

現“超級牛散”劉益謙身影

雖然始終處於虧損,但奕斯偉材料一直備受投資機構認可。天眼查顯示,自成立以來,公司憑藉技術實力與行業地位吸引了7輪資本注入,累計融資超100億元。

2019年6月,成立三年的奕斯偉材料就收穫天使輪融資,由北京芯動能基金投資;2020年8月,宣嶽投資入股。

2021年7月完成 B 輪融資,中網投、中信證券投資等27家機構認購新增註冊資本,融資金額超30億元;2022年9月,B+輪融資引入寧波奕芯等戰略投資者,20億元注資推動投前估值增至85億元。

2022年12月,創下行業紀錄的C輪融資落地,建投投資、金融街資本、渝富控股等投資近40億元,源碼資本、國投創合等20家機構跟投,投前估值達140億元。

圖源:天眼查

2023年3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大基金二期)等多家投資者參與C輪融資。2024年6月,光子強鏈等5家股東通過股權轉讓入股,估值在C輪基礎上溢價20%至240億元。

其中,還出現過“超級牛散”劉益謙的身影。《回覆函》顯示,劉益謙爲奕斯偉集團成立時即加入的早期財務投資人,後續與奕明科技同時以1元/股價格入股奕斯偉集團並持有其 21.61%股份。

但在IPO前,2024年7月,劉益謙及其控制的主體將其所持奕斯偉集團全部股份轉讓給其商業合夥夥伴徐宣斌控制的寧波盈泰泓,放棄其在奕斯偉集團層面的表決權,國華人壽作爲有限合夥人持有寧波盈泰泓85.71%財產份額。

劉益謙爲國華人壽實際控制人,劉益謙及其一致行動人間接控制國華人壽超過 50%的股權比例,國華人壽通過寧波奕芯、嘉興雋望、寧波莊宣間接持有奕斯偉材料股份,爲間接持有奕斯偉材料5%以上股份的股東。

也就是說,劉益謙僅享受投資收益,但不參與投資管理的架構。

隨着資本的涌入,奕斯偉材料在2024年11月29日正式向滬市科創板遞交《招股書》,開啓資本徵程。

資本的進入,在早期爲企業經營帶來現金流,但也同時帶來了“對賭壓力”。

《招股書》顯示,公司在歷次融資中均與投資方簽署了對賭協議,涉及優先認購權、回購權等條款。儘管2023年9月已清理“發行人回購義務”條款,但上交所兩輪問詢均聚焦對賭協議清理情況。

公司迴應稱,截至目前,58家股東中57家已簽署不可恢復承諾,但仍有1家未簽署 “不可恢復條款”,仍在履行內部流程。

“對賭是企業融資過程中司空見慣的事。企業在發展早期的成長階段,各種投入持續走高,這個階段的企業對資金更加渴望,在整體行業都沒有盈利的狀況下,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成爲最核心競爭力,同行也千方百計開啓各種花樣融資。與此同時,企業在發展早期,企業經營業績等數據並不漂亮,公司發展前景雖然明朗但投資人信心不足。企業需要資金+投資人對項目有信心但缺乏決心的情況下,資方通常要求企業或股東爲投資擔保,形成了事實的對賭協議。“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錶示。

03

左手A股、右手港股,

王東昇的資本版圖有多大?

收穫多輪投資的背後,奕斯偉材料創始人王東昇,在資本與科技圈均鼎鼎有名,爲“京東方之父”。

《招股書》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王東昇、米鵬、楊新元、劉還平四人通過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奕斯偉集團 67.92% 股權,進而控制奕斯偉材料 24.93% 股份。而王東昇的創業故事,還要從1993年說起。

彼時,他帶領員工自籌650萬元種子基金,對北京電子管廠進行股份制改造,創立了北京東方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京東方的前身。在他的帶領下,京東方實現了從瀕臨倒閉到全球半導體顯示領域領軍企業的華麗轉身。

2003年,京東方豪擲3.8億美元收購現代半導體株式會社的TFT-LCD 業務,一舉躍入TFT-LCD領域,開啓國產顯示面板崛起之路,逐步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

到2017年,京東方實現營業收入938億元,淨利潤78.6億元,同比大增 284.34%,股價漲幅達104%,成功在全球半導體顯示領域登頂,王東昇也被譽爲“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之父”。截至2025年8月12日,京東方A報收3.99元/股,總市值1493億元。

圖源:百度股市通

創立京東方26年後,王東昇於2019年6月卸任董事長一職。從京東方退休後,王東昇並未停下腳步,而是毅然投身二次創業,創辦了奕斯偉集團。這一次,他將目光聚焦在半導體產業的 “缺芯” 難題上,試圖打造一個全新的半導體產業帝國。

奕斯偉集團官網顯示,其業務主要涵蓋芯片與方案、硅材料、生態鏈投資孵化三大領域。前兩者分別由奕斯偉計算和奕斯偉材料兩家公司爲主體。

圖源:奕斯偉集團官網

奕斯偉材料也並非王東昇旗下唯一一家衝刺IPO的公司。奕斯偉計算也在今年向港交所主板遞交《招股書》。若成功上市,奕斯偉計算將成爲 “RISC-V全球第一股”。

奕斯偉計算主要採用新一代RISC-V計算架構,創新領域專用算法及IP 模塊,構建高效開放的軟硬件平臺,爲全球客戶提供系統級解決方案。

據其《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奕斯偉計算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0億元、17.52億元、20.25億元。淨利潤方面,和奕斯偉材料一樣仍處於虧損,分別高達15.7億元、18.37億元、15.4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近49億元。

除了兩家IPO公司外,王東昇的奕斯偉集團還擁有龐大的投資版圖。通過旗下的投資平臺,對多家半導體領域的初創企業進行了投資,涵蓋芯片設計、半導體設備、材料等多個細分領域。

目前,奕斯偉集團的投資已收穫頗豐。包括已獲超10億元B輪融資“成都奕成科技”、已科創板上市的“頎中科技”、浙江芯暉半導體裝備基地、半導體檢測設備“埃納檢測”、光通信芯片“國科光芯”、硅片耗材“欣暉材料”等。

圖源:罐頭圖庫

王東昇作爲京東方的創始人,曾帶領京東方成爲全球半導體顯示領域的領軍企業。如今,在退休後二次創業的他,正試圖通過奕斯偉集團打造一個全新的半導體產業帝國。左手 A 股的奕斯偉材料,右手港股的奕斯偉計算,王東昇的IPO版圖正在逐漸成型。你認爲王東昇能否續寫半導體領域的傳奇嗎?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