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採觀察·解碼“十四五”丨便民又貼心!數字化賦能醫保服務
(原標題:晶採觀察·解碼“十四五”丨便民又貼心!數字化賦能醫保服務)
晶採觀察·解碼“十四五”丨便民又貼心!數字化賦能醫保服務(來源:視頻綜合)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近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深化醫保改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發佈會上,多組醫保服務方面的數據讓人印象深刻,因爲數據背後帶來的,是我們實實在在的便利。
醫保碼的好處,相信很多人都有所體會。截至2025年6月底,全國超過12.36億人開通使用醫保碼。現在,不管是在本地醫院掛號、檢查、取藥,還是去外地旅遊、出差時突發不適需要就醫,只要打開手機出示醫保碼,就能直接結算。據報道,就在今年,全國多地醫保部門還將持續深入開展針對醫保碼使用問題的“走流程、找堵點”活動,不斷提高“醫保碼”“一碼通”的含金量。
不只是醫保碼,“十四五”期間,數字化賦能醫療服務體現在多個方面。讓藥價“迴歸合理水平”,一直是近年來國家醫保局着力解決的民生事項之一。爲方便羣衆選擇價格適宜的藥店買藥,“藥品比價”小程序全面上線。譬如,您想知道某個藥品在哪裡可以買到,或藥品在不同藥店的在售價格,不用去店裡,手機一刷就能瞭解;醫保部門也在大力支持“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通過醫療服務價格立項,推動“人工心臟”、腦機接口等醫療“黑科技”從臨牀試驗走入大規模應用;推動醫療影像資料“上雲聯通”,既爲患者提供便利,也助力雲存儲、雲計算技術等快速普及。
化繁爲簡,提質增效,數字賦能正爲醫保服務注入新動能。既守護羣衆“救命錢”,也讓民生溫度可感可知。還有一個更直觀的數據,在異地就醫結算方面,數字化也發揮了關鍵作用。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次從2020年的537萬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2.38億人次,增長了44倍,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率超過了90%。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化正讓服務更具溫度。以江西萍鄉安源區爲例,當地依託江西省智慧醫保“村村通”平臺,全區所有衛生所的村村通設備上,全部設立普通話和萍鄉方言兩種語音播報功能,讓特殊老年羣體可以無障礙地使用、享受更加舒心的醫保服務。
效率與溫度的平衡,正是醫保服務數字化轉型的深層意義一一努力讓每一位參保人都能在數字化浪潮中感受到“被看見”“被重視”。數字化也不是要替代人的關懷,而是要通過技術解放人力,讓工作人員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個性化服務中,最終讓醫保服務既有科技的銳度,更有人文的溫度。
晶採觀察,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