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河半年報:鋰週期觸底可期,固態電池商業化提速驅動業績反轉
8月11日,金銀河(300619.SZ)發佈2025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0億元,銷售毛利率較2024年底上升1.71個百分點。在鋰電板塊反內卷、去產能趨勢日益清晰明確背景下,行業迎來週期反轉的強預期,爲產業鏈上企業後續業績提振帶來積極展望。
金銀河主要從事高端智能裝備製造,包括新能源電池智能裝備製造和有機硅及高分子智能裝備,新能源電池智能裝備可應用於幹法電極、固態電池、鋰(鈉)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數碼電池等。同時,公司利用設備自主研發優勢,通過子公司從事有機硅材料、新能源鹼金屬材料、碳基硅基合成材料、鋰雲母高值化利用產品及水性樹脂等的研究、生產與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鋰價經歷兩年多深度回調,行業處於價格“內卷”與虧損中掙扎的關鍵節點時,昭示鋰礦行業觸底回升的曙光近期接連顯現。8月12日,中國有色金屬協會鋰業分會發布倡議書,呼籲上下游加強協同,堅決抵制無序競爭,強化行業自律。另一方面,受寧德時代宜春鋰礦停產消息刺激,8月11日,碳酸鋰期貨持續上漲,8月12日續漲,午盤收報8.46萬元/噸,爲今年1月以來的新高,行業下行週期的觸底信號愈發明確。
鋰礦價格觸底反彈趨勢,或將逐步向產業鏈下游傳導,鏈上企業整體盈利能力或將提振。作爲國內鋰電池裝備行業的重要參與者,金銀河長期深耕新能源電池設備領域,是國內唯一可提供“漿料連續化→塗布→輥壓→分切”一站式前段整線的企業,其或可憑藉在新能源電池設備產品上的核心競爭優勢,在行業整體走向回暖的背景下,迎來業績上揚。
具體而言,金銀河的新能源電池設備在生產效率、產品品質、產品多樣化、生產成本、高產品市佔率及客戶黏性等五個方面具備顯著競爭優勢。鋰電池行業生產設備投資佔比較大,故下游生產企業對設備技術和質量要求極高。公司在新能源電池智能裝備領域深耕多年,“金銀河”品牌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與影響力,廣受客戶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斬獲總容量高達2.8GWh的獨立儲能項目大訂單的南都電源,是金銀河的大客戶。據悉,前述項目訂單是迄今爲止全球最大的半固態電池儲能項目,也是固態電池技術首次在國內吉瓦時級別儲能項目中,實現商業應用。
當固態電池商業化按下加速鍵,金銀河有望憑藉在固態電池裝備領域的技術突破,搶灘下一代電池技術高地。金銀河推出的固態電池領域的關鍵設備——“黃金龍”幹法成膜複合固態機組是公司又一創新力作,其擁有完全替代傳統電極製造裝備的巨大潛力,或將成爲未來固態電池的首選裝備。
此外,在鋰礦板塊產能出清、鋰礦價格上升背景下,金銀河鋰雲母全元素高值化綜合利用產品也將受益。金銀河具備國際領先的提鋰技術,利用鋰雲母提取碳酸鋰及高附加值副產品的智能化生產線,金銀河開發了二段硫酸低溫礦相重構技術,實現了鋰雲母全元素清潔低成本提取,以及鋰及鋰雲母中其他稀有元素(如銣、銫、鉀、鋁、氟)的高值化利用。
相較傳統高溫硫酸鹽法,金銀河低溫硫酸法每生產一噸碳酸鋰所產生的固渣(尾氣中和產生的氟化鈣)不足0.3噸,而傳統法將不少於30噸,鋰渣難題得到了根本有效解決,且能生產出包括銣銫鹽在內高價值的副產品,具有革命性意義,也使鋰雲母提鋰產業具備可持續性。
值得關注的是,金銀河在鋰雲母高值化利用領域已實現產業化應用,高價值副產品銣銫鹽產線已在子公司江西金德鋰建成投產。銫銣鹽被稱爲“空間時代”的金屬,是諸多國家管控的戰略資源,其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包括國防軍工領域,如夜視成像、特種玻璃、放射性報警器、光電管、無線電電子管、軍用紅外信號燈等;以及航空航天領域,如原子鐘、火箭推進劑、離子推動發動機等。在全球綠色轉型與科技革命的雙重驅動下,作爲戰略性稀有金屬,銫銣及其化合物的用量持續上升,帶動市場價格同步向上,隨着銣銫鹽業務體量增加,金銀河未來利潤將有進一步增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