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突破+市場需求”雙重驅動,固態電池產業化步入黃金髮展期
在鋰電池的技術演進中,全固態電池被視爲最終形態。憑藉着材料企業、設備企業,以及AI科研新範式的強大助力,鋰電池產業鏈各方共同踏上固態電池萬億元級產業征程。
“當前要聚焦以硫化物電解質爲主體電解質,匹配高鎳三元正極和硅碳負極的技術路線,以能量密度400瓦時/公斤、循環壽命1000次以上爲性能目標,確保2027年實現轎車小批量裝車,2030年實現規模量產。”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2月15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全固態電池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爲實現這一目標,當務之急是要建立全行業共性基礎材料供應鏈。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也將全固態電池的量產時間節點鎖定在2027年。苗圩表示,儘管固態電池產業化仍需解決技術、工藝和成本的問題。但從當前全球研發進展來看,隨着量產技術工藝逐漸成熟,2027年前後全固態電池將實現小批量生產。(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