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臺灣發行穩定幣 陳(衝)提建議
陳(衝)以「穩定幣的今生與來世」爲提發表看法。他指出,近兩個月,穩定幣無疑是財金版面最火紅的話題,除了與香港5月31日將稍早立法會通過的穩定幣條例刊登憲報有關,剛好6月2日臺北舉行穩定幣論壇在首場主題演講,逕指可能是以香港爲代理人的貨幣戰爭,發行標的是境外人民幣的穩定幣。陳(衝)認爲無巧不成書,6月上旬起各地評論都大致以此爲基調,展開正反兩面的討論。他說,至7月,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的美國GENIUS法,經過高潮起伏,終於在7月18日由川普總統簽署後生效,自此全球各金融中心,穩定幣法制已粲然大備。
穩定幣是否看俏?陳(衝)說,目前各界看法不一。他自己早年看好主要是着眼Payment stablecoin,聚焦其支付功能,又有跨境跨資產的便利,相信當年美國聯準會主席也持類似觀點,這可以由他認爲有數位美元就無需穩定幣的論調,窺其端倪(美國新法第四章亦同)。陳(衝)表示,由川普團隊的作風及USDC上市後的股價觀察,可以想像許多人所期待的不只是支付工具,也是早年鮑爾聯手封殺Libra的顧慮與思維。
對於穩定幣,陳(衝)認爲各國央行應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他說,7月初ECB央行年會,許多非歐系的重要央行也積極與會,由會中發言,可以感覺總裁們的忐忑不安,由於穩定幣類同貨幣(purport to be money),央行總裁不再能以不具備「交易媒介/計價功能/價值儲藏」等基本功能(像比特幣),而不予重視。他進一步說明,正如6年前Libra籌辦時,央行們的顧慮,唯恐鑄幣權旁落,貨幣政策徬徨(升降息兩難),其中英國英格蘭銀行總裁Andrew Bailey的觀點最具代表性,2025年7月13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擔憂商業銀行存款流失、出現平行金融體系(央行難以調控)、各地冒出美元穩定幣會稀釋歐元英鎊主權等疑慮,此種言論也反映在BIS(國際清算銀行)月前「經濟年報」第三章保留態度的文字中。陳(衝)說,如非川普驚天拍板,加上香港挾境外人民幣蠢蠢欲動,貨幣競爭仍將止於檯面下。
陳(衝)不諱言,目前看來,未來一年穩定幣勢不可擋,是否如川普去年期待會「安全負責擴展」,未可知,但是必然盛況可期。至於臺灣,他說,各界已漸有發行穩定幣的共識(尤其民間),但是對發行臺幣、美元或其他雜幣爲基礎,尚在斟酌。
陳(衝)表示,臺灣若是取美元,似乎錦上添花,也影響外匯及洗錢管制,不過,臺灣如果有意發展線上金融,臺幣虛擬資產交易應有本土計價單位,想在穩定幣國際舞臺上,有一丁點話語權,有心人宜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