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盼加速推虛擬資產專法 彭金隆:通過後7部子法將上路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0月13日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答詢。黃於庭/攝影
近日虛擬貨幣市場因美中關稅全網爆倉近200億美元,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3日於立法院答詢指出,虛擬資產具有波動性極大的特質,說明該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因此更需要透過專法架構來建立投資人保護機制,「希望儘快審查,專法通過後還有7部子法將上路」;另針對國際幣商若無落地就無法納管問題,「全球政府都遇到這個問題,需要境外跨國合作,但國際幣商可來臺申請落地。」
立委吳秉叡提問國際間出現虛擬貨幣爆倉事件,金管會的看法?彭金隆表示,虛擬資產從一開始出現,就具有波動性極大的特質,爆倉主要是因爲槓桿交易所致,例如價格下跌20%,若槓桿開到四倍,基本上就會被強制出場,正說明虛擬資產市場的不確定性與高風險,提醒我們面對這類商品要特別謹慎。專法納管對境內交易的民衆,至少能建立一定程度的保護;若涉及跨境交易就沒辦法全面管理。
有關《虛擬資產服務法》何時會通過並實施,彭金隆表示,站在金管會的立場會希望儘快審查,因爲專法通過後還有7部子法,7部子法會在專法通過後上路,現在採用登記制雖然在效力和範圍不像專法這麼完備,但已經可對機構有一定程度的控管。至於穩定幣的發行,金管會持續有跟中央銀行保持聯繫,未來專法有關穩定幣的部分會和央行共同管理。
另外,立委李坤城也提及,登記制不合格業者不能進行虛擬資產服務,但很多消費者使用國際平臺卻沒被納管?彭金隆回應表示,監理架構沒有區分境內和境外平臺,若國際幣商在臺落地就會納管,沒有在臺取得許可則不能做廣告招攬等行爲。
彭金隆補充,針對境外VASP業者,從監理層面來說需要透過國際合作,這是「全球政府都遇到的問題」,「當然希望國人至少在轄屬範圍內都能受到完整保護」,法規是開放的,國際幣商都可來臺申請落地;至於是否形成打詐漏洞?彭金隆認爲,會從可管理到的金融機構通路來做。
立委林思銘詢問金管會公佈通過登記制VASP的9家業者名單後,另有18家不得再提供VASP無誤,金管會有無持續追蹤?彭金隆表示,有和檢警調保持密切聯繫,只要9月底前未完成登記的業者,繼續經營就是違法,檢警調也有主動調查,若查到的話最高可處兩年有期徒刑。
此外,登記制名單出爐前,檢查局曾向12家VASP進行金檢,檢查局局長賴欣國補充,當中有發現不法的部分已提供給檢警調資料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