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廚餘養豬日增500噸去化量 彭啓明:擴展生質能、快速堆肥化需1-2年
彭啓明表示,現在各縣市每天出現500噸的額外廚餘,焚燒是短時間的做法,但仍要發展中長期的去化做法,不過快速堆肥、生質能等還需要1到2年的時間。記者李柏澔/攝影
臺中梧棲1養豬場出現非洲豬瘟案例,現階段中央仍暫時禁止廚餘養豬及禁宰禁運。環境部長彭啓明今表示,現在各縣市每天出現500噸的額外廚餘,焚燒是短時間的做法,但仍要發展中長期的去化做法,不過快速堆肥、生質能等還需要1到2年的時間。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邀請環境部長、經濟部、內政部、農業部、交通部就「非法棄置到城市採礦:檢討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執法痛點與城市採礦推動策略」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環境部長彭啓明受訪表示,假如未來不得再使用廚餘養豬,全國每天會多出約500噸的廚餘處理量,主要來源爲餐廳、團膳或事業單位等,而家戶廚餘的處理量能較小。現在多數縣市會透過焚燒來去化廚餘,但中長期還是希望透過快速堆肥、生質能、黑水虻等去化,但大概還要1到2年時間來發展,才能滿足每天多出的500噸廚餘,環境部也正在和各縣市協商用地取得條件。
彭啓明說,各縣市的廚餘處理量能情形都不同,六都因爲人口多,壓力自然會較大,例如臺中在現行垃圾處理就比較有困難,因此需要特別解決。而屏東每天產生的廚餘大約40噸,自行處理上並沒問題,不過南部許多縣市的廚餘會載送到屏東,這些縣市可能就會有較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