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非洲豬瘟!嘉義縣啓動廚餘應變 黑水虻日消化1.5公噸

因應非洲豬瘟疫情,嘉義縣永續循環中心開放收受廚餘。(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爲防範非洲豬瘟疫情擴散,全面禁止將廚餘、動物性廢渣、禽畜屠宰下腳料搬運至豬隻飼養場所,且不得作爲飼料或飼料添加物使用,嘉義縣也啓動各項廚餘應變與去化措施,嘉義縣永續循環中心已開放收受相關單位的廚餘,經破碎脫水後,由環保局載運至黑水虻廚餘全循環中心再利用處理,預估先實行1個月,後續適疫情發展、政策方向再滾動調整。

環保局表示,23日已全面動起來,依廚餘產出單位機構不同,規畫調整清除與免費處理方式,像軍營、監獄、學校等,需自行載運至永續循環中心廚餘平臺,經廚餘破碎脫水後,由環保局載運至黑水虻廚餘全循環中心,至於廚餘養豬部分,由原養豬業者協助清運的產源,清運後送至永續循環中心處理。

環保局要求,原提供養豬的廚餘清運業者,要事先向環保局提出申請,且申請書需填寫收受餐廳業者、夜市等產源相關聯絡資訊,以利源頭和後續流向掌握。

環保局表示,黑水虻廚餘全循環中心現一天可處理的廚餘量約1.5公噸,原本已規畫明年處理量擴增1倍,預算約900萬元,如今非洲豬瘟事件爆發,廚餘去化成重要議題,目前已着手評估、換算,明年量能如增加不止1倍的話,預算需再增加多少錢。

環保局呼籲全體縣民及餐飲業者,在防疫的關鍵時刻,應從日常生活中落實環保與防疫。「吃多少、煮多少、點多少」,請全民響應惜食,力行「光盤」行動,從源頭減少剩餘食物的產生,減輕後端廚餘處理壓力,此外,廚餘務必瀝乾水分,降低產生量以利搬運,同時避免收受過程中污水滴落。

嘉義縣與中央各部會通力合作,共同阻斷疫情傳播鏈,嚴正呼籲縣民、餐飲業者、養豬戶務必體認非洲豬瘟疫情的嚴重性,落實各項防疫、環保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