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助力!嘉縣廚餘全循環中心年減212公噸碳排放
巨獸綠色科技公司透過技術整合至貨櫃的方式,直接整櫃輸出到園區進行廚餘循環及生產。(呂妍庭攝)
嘉義縣政府與新港鄉公所合作,打造「嘉義縣廚餘全循環中心」,透過黑水虻大軍來解決廚餘問題,目前第一期相關設施已建置完成,初期每日可處理至少1.5公噸廚餘,年減逾212.4公噸碳排放,接下來環保局將持續擴充黑水虻再利用模組,希望明年能達到日處理量,7到10公噸的規模。
環保局長張輝川指出,以往廚餘回收多半拿去餵豬,但可能因豬瘟等因素,廚餘去化受影響,爲讓縣內回收廚餘有合法去化管道,目前除部分廚餘標售給養豬場餵豬,部分就拿到廚餘全循環中心,藉助黑水虻的分解能力,以及後續蟲油、蟲體再利價值,達到循環再利用效果。
嘉義縣政府與新港鄉公所合作,打造「嘉義縣廚餘全循環中心」,透過黑水虻大軍來解決廚餘問題。(呂妍庭攝)
嘉義縣政府與新港鄉公所合作,打造「嘉義縣廚餘全循環中心」,兼具食農教育功能。(呂妍庭攝)
嘉義縣長翁章樑、新港鄉長葉孟龍等人實地到園區,瞭解黑水虻處理設施運作狀況。(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巨獸綠色科技公司執行長陳重宇說明「嘉義縣廚餘全循環中心」食農教育場域相關設施。(呂妍庭攝)
環保局目標是希望明年能達到一天7到10公噸廚餘處理量的規模,張輝川說,未來會持續提升廚餘回收率,宣導廚餘不只是垃圾,而是資源物。
今(2日)嘉義縣長翁章樑、新港鄉長葉孟龍等人實地到園區,瞭解黑水虻處理設施運作狀況,翁章樑肯定環保局運用自然生物處理廚餘的創新模式,爲有機廢棄物減量及資源再利用邁出關鍵一步。
翁章樑說,縣府跟新港鄉公所合作,建置一個廚餘去化模組,初期已達到一定規模,且透過黑水虻來循環再利用,也產生很多周邊產品,如蟲體當飼料、蟲油可應用在化妝品等醫美產業,甚至變成生質燃料等等,藉助黑水虻加工產生循環經濟,也讓園區成循環再利用示範場域。
環保局指出,黑水虻是具有高度分解有機廢棄物能力的昆蟲,幼蟲可高效分解廚餘、畜禽糞便等有機廢棄物,同時轉化爲高營養昆蟲蛋白及有機肥料,後續產生的蟲體、提煉生質油等,都是循環再利用的好工具,嘉義縣轉型農工科技大縣,這項技術將能運用於水產養殖、新港農會及嘉義優鮮農產品等,兼具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回收價值。
協助縣府打造「廚餘全循環中心」的巨獸綠色科技公司執行長陳重宇表示,透過技術整合至貨櫃的方式,直接整櫃輸出到園區進行廚餘循環及生產,只要持續複製、擴充模組,處理就會提升,實現在地化廚餘全循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