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打造廚餘全循環中心

嘉義縣長翁章樑(右三)、新港鄉長葉孟龍(右二)2日前往嘉義縣廚餘全循環中心瞭解黑水虻處理設施運作狀況。(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政府爲推動資源循環與新港鄉公所合作打造「嘉義縣廚餘全循環中心」,利用「地表最強清道夫」黑水虻處理廚餘,第1期設施建置完成後,單日可處理1.5公噸廚餘,年減逾212.4公噸碳排放。縣環保局除將持續宣導廚餘不只是垃圾更是資源物,還以明年廚餘單日處理量擴充到7至10公噸爲目標。

嘉縣廚餘全循環中心位於新港鄉資源回收廠,引進業界模組化方案,透過客製化設計,結合自動化設備與生產技術,打造出剩食生物循環再利用系統,讓黑水虻大軍24小時不停分解,既提升廚餘處理效率、降低掩埋與焚化負擔,也促進資源再利用。

縣長翁章樑、新港鄉長葉孟龍2日實地前往園區瞭解黑水虻處理設施運作狀況時,環保局長張輝川指出,以往廚餘回收多半拿去餵豬,但可能受豬瘟等疫病影響,廚餘去化受衝擊。爲讓廚餘有合法去化管道,目前除部分廚餘標售給養豬場,其他送到廚餘全循環中心,藉助黑水虻的分解能力,以及後續蟲油、蟲體再利用,達到循環經濟效果。

協助打造廚餘全循環中心的巨獸綠色科技公司執行長陳重宇表示,透過技術整合至貨櫃的方式,直接整櫃輸出到園區進行廚餘循環及生產,日後只要複製、擴充模組,處理量就會提升,實現在地化廚餘全循環的目標。

翁章樑說,縣府和公所合作建置廚餘去化模組,初期已達到一定規模,且透過黑水虻循環再利用,也產生很多周邊產品,如蟲體當飼料、蟲油可應用在化妝品等醫美產業,甚至變生質燃料等,加上進一步結合食農教育,廚餘園區將成爲循環再利用的示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