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共93閱兵 美前副國安顧問:政治意涵大於軍事意涵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今(30)日舉行「中共舉辦『93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黃敬文攝)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今(30)日舉行「中共舉辦『93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美國前副國安顧問葉望輝表示,全球專家皆認爲中共本次閱兵的政治意涵大於軍事意涵,除盼包括臺灣在內的第一島鏈國家受到威嚇,現在華府正對中共保持懷疑態度,美國盟友亦隨之進行戰略調整。
今天這場座談會由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主持,活動邀請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副主任張國城、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等2位國內專家學者與談,以及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暨美國前副國安顧問葉望輝(Steve Yates)、美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Center for Modern China Studies)董事長程曉農等2位海外學者專家以視訊方式與會。
葉望輝表示,全球專家皆認爲中共本次閱兵的政治意涵大於軍事意涵,除盼包臺灣在內的第一島鏈國家受到威嚇,也期盼透過此次紀念大會向全球投射其長期反法西斯、反極權之形象,並以歷史修正主義方式及藉由統戰與政治論述重新打造二戰歷史敘事,抹煞中華民國存在之事實。
他指出,在美國及盟友越趨依賴中國大陸供應鏈背景下,共軍軍力持續發展,現在華府正對中共保持懷疑態度,美國盟友亦隨之進行戰略調整,同時中共、北韓與俄羅斯領導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引發的戰事仍持續背景下齊聚,也促使美國高度警覺。
美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董事長程曉農分析,歷次中共面臨之內外困境均獲美國支持而得以度過難關,然而目前隨美中競爭升級,美國已成爲中共「第二次國際危機—美中冷戰全面升級」及「第三次內政危機—經濟社會崩塌難以挽救」之推手,在此雙重危機夾擊之下,中共實已陷入前所未有的經濟社會困境,但其當前卻無力解決。
他說,中共顯有藉舉辦閱兵活動,除希望達成威嚇臺、美、日等國目的,更有恫嚇中國大陸人民企圖,扼殺因不滿內部問題無解而反抗中共之風險,因此中共非常害怕閱兵期間發生任何小小的意外,讓中共對民衆的欺騙宣傳與恫嚇「破功」。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藉由比對2015年及2025年兩次「93閱兵」,發現中共已將「93閱兵」制度化爲10年一度的國家儀式,強化中共抗戰敘事,更運用盛大儀式強化民族主義動員,彰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果以期可穩固習核心。
他認爲,相較民主國家系以和平緬懷方式舉行二戰紀念活動,中共方式展現軍事現代化成果,並運用外交排場暗示具備與西方對抗底氣,其強硬姿態僅是再證明「中國威脅論」屬實,導致民主國家強化反制動力,故「93閱兵」只會對中共追求「大國」及「強國」地位產生更多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