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川普的「unification」經濟意涵大於政治(魯雲湘)

美國總統川普12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評論美中貿易談判結果最重要的是中國大陸開放市場,但言談間突然提及「這有利於統一與和平」,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對臺政策沒有改變,川普的發言只是針對美中貿易關係。(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於5月12日時,在白宮記者會中談美中貿易表示「 They've agreed to open China, fully open China, and I think it's going to be fantastic for China, I think it's going to be fantastic for us, and I think it's going to be great for unification and peace. 」這段話中,特別提到的「unification」,引起不少臺灣地區民衆的擔憂,「會不會是兩岸政治的統一?」、「臺灣是不是被美國賣掉了?」。

其實,英語中的「unification 」這個單字,是來自動詞「unify 」(使合一),後綴「-ation」表示「過程」或「結果」。因此,從字面上看,它指的是將多個分散的部分或元素整合在一起,產生一個統一的結構狀態。所以它遠不止國家統一這種含義,而是一個極爲寬泛的概念,涵蓋各種不同領域的「合一」或「整合」。

首先,從字面上看,「unification 」即「將多個獨立部分合併爲一個整體」的過程與結果。這其中既包括政治上的國家統一(例如東西德於1990年統一成現今的德國),也可應用於企業、組織乃至抽像觀念的整合。在商業領域,兩家公司或多個部門合併時,也會稱爲「 unification 」;在藝術創作中,將不同色彩、風格或主題協調統一,亦可稱爲「 artistic unification 」。此外,在計算機科學和邏輯學裡,「unification」還是指求取多個表達式最一般公共實例的技術運算。

換言之,「unification」這個單字,是一個具有廣泛適用性的術語,重點在於「合而爲一」的過程與效果,而不必然帶有「政治併吞」的含意。因此當川普提到「great for unification and peace」時,更可能是向國際社會及羣衆表示:「美中雙方如果在貿易政策、關稅措施及市場開放上達成共識,彼此利益將更加縝密連結,進而降低衝突風險、促進區域乃至全球的和平穩定。」

當然,對於臺灣地區而言,聽聞美國領導人談到「unification」的確易生聯想,但有必要還原語境:美中貿易議題本質上屬於經濟與政策層面的協調,並非觸及國際法上領土或主權的轉移。若將其誤讀爲政治層面的「統一臺灣」、「兩岸統一」,恐既不合語義,也不符合現行國際政治的現實。

總之,川普所言的「unification」更貼近「建構更緊密的經貿聯盟」、或「在特定領域實現制度與利益的協調統一」;並非指涉臺灣或任何主權實體的併吞或歸屬變動。對大多數情況而言,我們在遇到「unification」一詞時,應以「整合、合一」的廣義觀點去理解,方能避免因直譯,而產生不必要的恐慌。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兩個主要經濟體之間的整合,其影響範圍往往是廣泛的。對於臺灣而言,理解這些潛在的間接效應,並制定相應的政策,至關重要。(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