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預算減少 教團:中央地方請溝通 別推來推去
因應財劃法修正,明年度教育部預算編列二三七一億元,比今年度減少九○八點七億元,降幅達百分廿七點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因應財劃法修正,明年度教育部預算編列二三七一億元,比今年度減少九○八點七億元,降幅達百分廿七點七。教團表示,憂心中央和地方因財劃法產生的紛爭,導致早已匱乏的教育經費「沒有接住」,讓面臨崩壞的教育現場環境更加惡化。
全中教理事長史美奐表示,財劃法出來之後,「看不到中央和地方的溝通」,中央說編給地方,地方又說沒編到。他認爲,少子化已經造成教育大環境如此惡劣,此時中央和地方如果又互推,最後犧牲的就是學生。
「如果中央和地方都認爲教育重要,教育經費怎能減少?」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說,如今正在進行的教育政策,不能因爲財劃法而有所延遲或倒退。他舉例,中央以財劃法爲理由減列的教師員額,如果地方沒有接上、補齊這些教育員額,後續將會加重老師的工作量,牽一髮動全身,嚴重影響所有教育現場。
他希望中央和地方好好溝通,必須負擔的教育責任不能推來推去,「推來推去的結果,就是學生成爲犧牲品」。
此外,針對國民黨智庫報告對教育部五年期「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的質疑,史美奐表示,希望把規畫本土語教學的權責迴歸課綱,由課綱審議會來討論本土語言的發展目標、進程和師資等,「不能沒有規畫卻先編預算」。他表示,如今的課綱只編本土語的授課時數,卻未討論如何從國中到大學循序漸進推進本土語教學,只有時數、卻沒有目標和進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