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預算不增反減 教團批主計處計算錯誤超刪345億
振鐸學會等團體今天質疑,主計總處用錯誤方式計算,導致中央教育預算被超刪345億元,呼籲應追加預算。(林縉明攝)
行政院日前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財劃法》修法後,中央政府預算流向地方,看似地方政府預算增加,振鐸學會今天質疑,主計總處用錯誤計算方式,導致中央教育預算被超刪345億元,恐對學費補助等政策產造成影響,呼籲應追加預算,維持今年教育預算編列方式。
行政院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委員、順地臺灣福留子孫專案執秘丁志仁指出,《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2026年中央將移交4165億預算給地方政府。看似地方費增加,實際上卻沒有配套人力與責任,導致許多中央原本支應的教育補助與政策中斷,包括育兒津貼、免學費補助、偏鄉教育資源,甚至十二年國教及計劃,都可能受到嚴重衝擊。孩子的教育,正面臨一場制度錯配危機。
丁志仁表示,主計總處在教育預算計算上出現重大錯誤,把今年中央教育經費佔全國教育經費比例,扣除明年度中央減少收入佔全國收入比例,作爲新比例推算教育經費。這兩者性質完全不同,卻硬要相減,導致中央教育經費被超刪三百多億元,在新財劃法不合理架構下,再加上主計總處的錯誤,孩子學習權與教育支持被迫雙重縮減。
振鐸學會等團體主張,被超刪的三百多億元教育經費,應辦理追加預算;另外《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已被藍白綠操作「廢了」,必須修法補救,希望教育財政藍綠休兵,給修法一個正常空間。
對於修法方向,振鐸學會建議,應明定中央收入編給教育經費佔比,保障少數較不寬裕的縣市基本需求;地方政府的教育預算平均與收入佔比也應訂定在內。同時,希望修法訂定中央政府教育經費的法定最低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