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估經濟成長率可達3.29% 總預算刪減是變數

主計總處估經濟成長率可達3.29%。(行政院提供)

國發會今(13日)於行政院會就2025年總體經濟情勢及未來展望提出報告。依主計總處預估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可望達3.29%。至於刪減總預算是否影響經濟成長率,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視察林雅雯會後記者會時表示,得視刪減項目及金額審酌決定,若是業務費、設備費會遭刪除新臺幣100億元,將直接影響GDP中政府消費與政府投資,影響經濟成長率0.05個百分點。

林雅雯也補充,若刪減項目是對企業的補助,將間接影響經濟成長率,例如臺電撥補遭刪減,若未來以調漲電價彌補虧損,恐將推升物價漲幅,並降低經濟成長率。

國發會院會報告指出,商品出口方面,受惠全球貿易動能增溫,且我國在地產業供應鏈完整且深具優勢,帶動AI及高效能運算商機穩健,可望挹注相關產品出口成長。

至於國內投資,國發會指出,隨半導體供應鏈積極擴充國內先進製程及高階封測產能,且國際大廠陸續在臺設立研發或資料中心,以及企業朝向淨零與數位雙轉型投資,投資持續擴增,併成爲今年經濟成長關鍵。

而民間消費,由於國內就業市場穩定,企業獲利成長、軍公教調薪與最低工資調升,將有助提高企業員工調薪及獎金髮放意願,可望提升國人消費能力。

行政院長卓榮泰裁示,2024年我國的經濟成長率達到4.3%,是亞洲四小龍之首,民間投資與國家稅收都有明顯的增加,這有賴於國人的各項努力,而政府的穩健推動各項政策,中央及地方通力合作執行也是一大助力。必須要珍惜成果、再接再厲。

對於我國民間投資及消費動能延續,今年經濟可望溫和成長;卓裁示,請行政團隊密切掌握國際情勢變化,持續引導全球檯商及指標型國際企業投資臺灣。

卓強調,面對未來國際經貿秩序變化,行政院已成立經濟外交工作及臺美工作小組,擴大國際經貿合作,請相關部會積極研商盤點各項方案,持續深化臺灣在國際上經濟、商業及安全等面向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