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預算超刪345億 教團籲追加

生活熱門

行政院日前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振鐸學會等團體昨天指出,《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中央政府預算流向地方,看似地方政府預算增加,主計總處用錯誤計算方式,導致中央教育預算被超刪345億元,恐對學費補助等政策產造成影響,呼籲應追加預算,維持今年教育預算編列方式。

行政院日前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編列3兆350億元。多個教育團體擔心《財劃法》修法後,中央政府將釋出教育經費約800億元給地方政府,短時間內地方執行人員不足,且縣市間資源條件落差太大,恐加劇城鄉差距,昨共同發起「守住教育經費保障連署」,目前已有300多人蔘與。

行政院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委員、順地臺灣福留子孫專案執秘丁志仁指出,《財劃法》修法之後,2026年中央將移交4165億預算給地方政府。看似地方經費增加,實際上卻沒有配套人力與責任,導致許多中央原本支應教育補助中斷,包括育兒津貼、免學費補助、偏鄉教育資源,甚至十二年國教及計劃,孩子教育正面臨一場制度錯配的危機。

丁志仁表示,主計總處把今年中央教育經費佔全國教育經費比例,扣除明年度中央減少收入佔全國收入比例,作爲新比例推算教育經費。兩者性質完全不同,卻硬要相減,導致中央教育經費被超刪300多億元,在新《財劃法》不合理架構下,再加上主計總處的錯誤,孩子學習權與教育支持被迫雙重縮減。

振鐸學會等團體主張,被超刪的300多億元教育經費,應辦理追加預算;另外《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已被藍白綠操作「廢了」,必須修法補救,應明定中央收入編給教育經費佔比,地方政府教育預算平均與收入佔比也應訂定在內。同時,修法訂定中央政府教育經費的法定最低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