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催學校清除威權象徵 教界籲別當政治部
教育部今年初召集高中以上學校召開座談會,要求各校辦理清除威權象徵等法定任務。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截至今年九月,高中以上學校仍有六十八校、八十六項威權象徵,但教育界人士認爲,若教育部能別當政治部,臺灣的教育會好很多。
繼今年三月中原大學將校內中正樓改名智信樓,東吳大學也研議將校內蔣公銅像移置他處並將中正圖書館改名。
教育部今年三月統計,列管的教育部部屬機構及高中以上學校中,仍有八十一校、一○五項威權象徵,不過近半年過去,截至九月,列管的高中以上學校,已經減爲六十八校、八十六項威權象徵。
教育部表示,依促轉條例,清除威權象徵事項是由內政主管機關辦理並訂定補助、協助相關機關辦理。各校將持續依促轉條例,以公開溝通、凝聚共識妥適處理,且必要時將向內政部提出清除威權象徵補助申請。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表示,內政部、教育部的作爲,對學校有非常清楚的引導作用,加上少子化,各校經費都很拮据,補助或多或少能成爲誘因。
段心儀說,如今大學生程度像高中生、高中生如國中生,近日開學前,大學都忙做銜接、補救教學,這麼多學生學科能力要補強,教育部都沒想法?若教育部不要做政治部,相信臺灣的教育會好很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