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威權象徵?中原大學「中正樓」改名智信樓 教育部這樣說

教育部統計,教育部部屬機構及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仍有81校、105項威權象徵。圖爲示意,爲大溪區慈湖雕塑公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專校院依規定將校內中正樓改名,教育部今天迴應,學校是依照「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規定辦理清除威權象徵,教育部於年初已與各校召開座談會,又目前教育部部屬機構及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仍有81校、105項威權象徵。

中原大學校內中正樓更名爲智信樓,校方今天僅表示,原中正樓更名爲智信樓,一切程序皆依法而行。將一秉基督愛世信仰,以智慧慎用科技與人文的專業知識,持續在教育領域堅守崗位砥礪前行,此亦爲智信樓命名的初衷。

校方起初不透露法源與權責單位爲何,但本報掌握一紙中原大學校內的討論提案,說明指出,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於去年11月8日召開加速威權象徵處置進度工作會議,決議應依歷次會議決議執行,處置威權象徵。又教育部於今年1月10日再召集校園尚有待處置威權象徵列管的高中以上學校召開座談會,會議中重申落實轉型正義及清除威權象徵的必要性。

對此,教育部也說明,中原大學爲配合國家轉型正義政策,併兼顧學校「以基督愛世之忱建校」宗旨,將該校「中正樓」更名爲「智信樓」,本部予以肯定與支持。

教育部也說,此爲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法定任務,爲營造落實人權保障之友善教育環境,對處理紀念威權統治者象徵,學校應依法辦理,並宜依循民主程序,秉持理性、參與及多元價值,以公開溝通、凝聚共識方式妥適處理,又藉由課程教學及教師增能研習,深化學生對轉型正義的體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