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團籲監院調查臺師大抽血案 點名陳忠慶「共犯結構」不可免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爆發女足球員抽血爭議,事發後校方19日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校長吳正己向受害的球員及其家人表達最深歉意,會中教練周臺英(右起)及計劃主持人陳忠慶低頭不語,緊張地緊握雙手。(本報資料照)

臺灣師範大學女足抽血案邁入調查階段,不只教育部昨日宣佈下週前往臺師大等3校實地查覈,國科會也拋出展開盤查的說法。不過教團認爲,從臺師大、教育部到國科會等相關單位均處理不妥當,解聘周臺英的教職,也只是彌補的做法,身爲計劃主持人的陳忠慶是共犯結構,絕不可免責,呼籲監察院介入調查。

高教工會理事長周平認爲,就臺師大女足抽血案,解聘周臺英的教職,也只是彌補的做法,身爲計劃主持人的陳忠慶是共犯結構,絕不可免責,呼籲監察院介入調查。(本報資料照)

高教工會理事長周平表示,周臺英的作爲不僅構成霸凌,更違反學術倫理。從效應來看,這起事件對臺灣學術圈傷害很大,尤其她與陳忠慶合寫的論文,研究對象爲大學女子足球員,還發表到國際期刊,因此已被貼上「血論文」的標籤,成爲國際醜聞。

周平說,解聘周臺英教職並禁教4年是合理的懲處,但這只是「事後彌補」,因臺師大召開第一回教評會時,並未作出嚴厲的裁決,而是後來是在輿論壓力下才改變決議,重啓教評會;教育部不斷表明嚴懲的立場,「身爲主管機關,不得不干預大學自治, 這是很不好的行爲, 更是嚴重傷害教評會的獨立性。」

不過,周平認爲,教評會的存在本身就是問題,而這起事件涉及到侵犯學生權利,可是教評會委員沒有邀集受害學生表達訴求,導致會議最後變成「師師相護」,因此檢討不該是個人化歸因 ,「不能只是一切都是周臺英的問題」。

周平強調,這起事件反映臺灣學術圈長年系統性扭曲,即20年來學界過度重視績效主義,追求升等制度而偏重論文發表,讓不少教授被迫以不嚴謹手段拚升等,像是周臺英在體育圈即便有重大貢獻,但學術訓練不足,又得靠學術論文升等,只能與指導老師策略聯盟,靠着與陳忠慶的合作與拉擡,諸如此類的狀況不只這一件,教授升等因而漏洞百出,因此呼籲升等走向多元, 不必只靠論文。

周平也點名陳忠慶是共犯結構的一環,絕不能免責,呼籲教育部、國科會乃至監察院都應介入調查。他更質疑,教育部爲何未及早發現問題?體育署也曾撥發超過百萬元的運動基金給兩人,卻未經學倫審查,且國科會負責核發與審查研究計劃經費,也不能推卸責任,相關部會都有着不可迴避的責任。

至於臺師大學倫會議進度,據瞭解,校方於本週召開研究倫理會議,針對抽血同意書與研究者保護等問題進行討論,完成之後會將會議結果送至院教評會組成的學倫小組,最後才由校級的學倫會做出最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