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走在前、做示範”的密碼之一,來自這個重要羣體

“新時代新徵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爲”。在日前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高度,深入分析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深切勉勵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

連日來,江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與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一體學習領會、一體貫徹落實。在今天江蘇召開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大家談感悟、謀發展,傳遞着發展的信心、激盪着奮進的動能。

省委書記信長星在回顧江蘇民營經濟發展歷程後指出,對江蘇而言,肩負起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重大使命,民營經濟的活力是“走在前、做示範”的密碼之一,是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的動能之一,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源頭活水之一。

密碼、動能、源頭活水,每一個關鍵詞都凸顯了民營經濟在全省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從企業的視角來看,更爲具象、更爲真切。

從座談會企業家的發言中,感受到幾組關鍵詞,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一)變與不變

1994年,恆力集團從三畝三分地的民營小紡織廠起步,是蘇州第一批民營企業,現已成長爲“從一滴油到一匹布”全產業鏈發展的全球百強企業,在全國建有九大生產基地,員工19萬人。

恆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表示,在恆力,有兩點“始終不能變”:一是“家國情懷”,二是“實幹精神”。無論做什麼,心裡都要裝着國家,國家利益,國家需要、國家戰略,是一切行動的出發點。

恆力進入紡織領域31年、化纖領域23年、石油化工、新材料領域15年,造船領域2年多,一路敢想、敢幹、敢闖、敢試,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把可能變成了現實。這都是恆力“胸懷報國志”的成果。

“總書記在講話中特別提到,企業家要‘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現場聆聽總書記重要講話,陳建華倍感振奮,也感觸很深。他說,一路走來,恆力始終堅持“立足主業,堅守實業”,全力以赴在實體經濟上精雕細琢,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精耕細作,已成爲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纖維生產基地和織造企業,全球產能最大的PTA生產基地。

的確,變的是發展形勢,是企業不斷成長的規模和實力;不變的是家國情懷、實業基因,是以恆心辦恆業的定力。

加強自主創新,既要保持耐心和定力,也要不斷解決新問題、創造新成果,同樣貫徹“變和不變”的主題。

清陶(崑山)能源發展集團研製的半固態電池在多個汽車品牌上實現量產搭載,高安全固態電池產品在儲能領域也實現了規模化應用。目前,企業與上汽集團、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組建了全固態電池產業創新聯合體。

全固態電池是“顛覆性創新技術”,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將依託江蘇的產業優勢、科教優勢,一邊加強科技創新,一邊着手產業構建,勇攀固態電池高峰。”清陶(崑山)能源發展集團董事長馮玉川信心滿滿。

(二)機遇與挑戰

築基、蓄能、增勢,在中國經濟由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躍遷中,儘管民營企業身處其中,遭遇了成長的陣痛,但多少企業經此淬鍊,向新而生、創新圖強。

機遇總是和挑戰同生並存,決定未來前景的是看待困難的眼光、解決困難的決心、應對困難的辦法。在風雨洗禮中壯大,最需要的是“不畏浮雲遮望眼”,在把握大勢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

當前,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其中數字技術藝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爲行業帶來巨大發展動能。從去年的遊戲作品《黑神話:悟空》,到今年的《哪吒之魔童鬧海》,接連出圈。其中,就有原力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參與和貢獻。

深耕數字文化領域多年,原力已發展成爲國內最大的數字內容製作平臺之一。“當前,全球數字內容市場正處於高速增長期。江蘇作爲文化大省和經濟大省,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雄厚的產業基礎,這爲我們企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原力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銳透露,將緊跟技術變革趨勢,在人工智能驅動的數字內容生產、實時渲染、虛擬現實(VR)等領域不斷創新,開發更多高質量數字內容,打造有影響力的文化IP。

思大局、觀大勢,企業家和他們所紮根的沃土、所生長的時代共生共榮。

帆軟軟件有限公司於2018年落戶無錫市錫山區,是一家專業的大數據BI(處理分析大數據的商業智能軟件)和分析平臺提供商,市場佔有率居前列,獲得“中國獨角獸”稱號。7年來,帆軟的員工團隊從500人發展到2000人左右。

數據越用越有價值——

在徐工集團,帆軟助力建設的大數據應用分析平臺,實現了設備綜合利用率提升53%,生產效率提升39.1%。

在南京東華智能轉向系統有限公司,帆軟助力建設的“生產運營管理”系統,項目落地一年內,公司產量增長達22%。

“我們將秉持‘讓數據成爲生產力’的使命,以技術革新打造‘數據要素×’新示範。積極地助力江蘇製造業轉型升級。”帆軟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愛華表示。

(三)創業與傳承

民營企業要打造“百年老店”、成爲常青樹,必須有先進的管理制度。對於許多民營企業來說,接班人培養是一件必須高度重視的事情。

此次參加座談會的企業家,有的抓住時代風口、在新興產業嶄露頭角,有的在傳統行業深耕細作、創新發展;有老企業家代表,也有新一代自主創業代表,還有第二代接班人。

上週,信長星在南通調研,在國盛智科集團展廳參觀時,深入瞭解企業的發展歷程,感觸很深。座談會上,他專門講了這個故事:從祖輩挑着銅匠擔子走街串巷,到父輩靠剪刀和錘子敲打出鈑金技藝,再到他們這一代發展裝備部件,如今進軍智能裝備,四代人近百年的接續奮鬥,是江蘇民營經濟孕育成長的縮影。

這方面,江蘇正在實施年輕一代民營經濟人士高素質成長“青藍接力”行動,引導青年企業家提升理想境界,學習傳承老一輩優秀企業家精神,不斷提高能力本領,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在新徵程上譜寫新的創業史。

民營企業的發展故事,正是通過艱苦奮鬥實現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的故事。在江蘇這片沃土上,廣大民營企業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的殷切期望,必將大顯身手、大有作爲。(黃偉 陳珺璐 徐睿翔)

來源:交匯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