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體制機制 找準工作抓手 奮力推進揚州社會工作走在前做示範

新徵程上,面對基層治理的新形勢新任務,社會工作如何完善體制機制、找準工作抓手,勇擔使命、創新作爲?江蘇省揚州市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爲抓手,推動體制機制不斷健全,陣地建設提檔升級、治理服務優化提升,探索實施“四聚焦四提升”工作新路徑,交出了一份特色鮮明的時代答卷。

聚焦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合力

揚州聚焦制度夯基、陣地強基、服務固基三維發力,系統構建“制度實、基礎實、行動實”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制度實。切實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協調機制作用,研究重大政策、部署重大工作、督辦重大任務,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實爲基層減負賦能,落實“破解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任務清單”“聚力賦能行動方案”,全面規範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推動資源、服務、管理向基層下沉,真正讓基層有錢辦事、有資源幹事、有能力成事。

基礎實。提升社區黨羣服務中心等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水平,深化“五常兩聚”機制,持續推進“1+N”服務進村居行動,持續用力把黨羣服務中心打造成凝聚黨心民心、服務羣衆百姓、引領基層治理的紅色陣地。持續優化社區工作者隊伍結構,以村(社區)兩委換屆爲契機,推動按照每萬城鎮常住人口擁有社區工作者18人的標準全面達標。建立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培訓體系,深化村(社區)書記星級化管理模式,完善“三崗十八級”薪酬制度,穩步提高社區工作者持證比例,讓社區工作者進得優、留得住、有奔頭。

行動實。持續開展“三治”融合善治專項行動,以自治爲基礎,落實民主協商模式下的“鄰里自治”“院落自治”,努力構建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以法治爲保障,下沉“行動黨支部”“微網格”“三官一律”等力量開展法律服務、普法教育,不斷提升羣衆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識;以德治爲依託,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作用,健全村(社區)道德評議機制,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積極推進爲民服務創先爭優行動,健全城鄉社區服務體系,推行“全科社工”一站式服務、幫辦代辦和自助服務,使基層服務更加精準高效。持續關愛“一老一小一新”等特殊羣體,發揮社會組織作用,提供親情陪伴、生活照料、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社會融入等個性化救助服務。探索實施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專項行動,實現組織有效覆蓋、資源有效集聚、機制有效運行、問題有效化解、作用有效發揮,推動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真正成爲黨員普遍參與、羣衆普遍獲益的生動實踐。

聚焦強基固本提升新興領域活力

揚州聚焦新就業羣體“急難愁盼”,持續堅持推動“兩個覆蓋”,創新能聽到、能管到、能用到“三到”服務體系,不斷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能聽到。開展“訴求直通”行動,各級黨組織開展直接聯繫新就業羣體活動,建立“1+10”結對聯繫機制(1名黨員聯繫10名新就業羣體),搭建“12345暖新專線+隨手拍+行業快響羣”三通道訴求平臺,通過常態走訪、線上辦理、智能分析三重路徑,確保羣體呼聲“收得全、分得準、辦得快”。

能管到。開展組織覆蓋“大起底、大排查”,建立有效覆蓋的組織體系。推動“五進”工作,實現全市11家大型互聯網平臺企業和快遞企業總部及重要業務板塊、區域總部、二級公司黨組織單獨覆蓋,實現29家有黨員的企業黨組織100%覆蓋,全部配備黨建工作指導員。堅持“條塊”聯動,強化“管行業必須管黨建”的工作理念,推動主管部門建立行業黨委、社會組織建立綜合黨委,確保“條”上疏通堵點、牽好頭。強化街道社區的兜底責任,推廣“四微兩常”機制,發揮黨員管理機制、流動黨員管理辦法、“三新”服務陣地作用,提升服務保障能力,確保“塊”上壓實責任、統得住。

能用到。開展“提標煥新”行動,新建50個、提檔升級300個新就業羣體基層站點。開展“綠揚暖新”行動,持續推動“兩新”組織關愛10項措施。聚焦新就業羣體進門難、休息難,推進“全域友好”場景建設,建成1349個暖“新”驛站。實施新業態新就業羣體融入基層治理、鄉村振興、行業發展“三融行動”,最大限度將他們吸引過來、組織起來、穩固下來。拓展“小哥”系列服務平臺,豐富“小哥積分”換體檢、換保險等菜單,實現全市積分互認,構建“服務—奉獻—成長”閉環生態。

聚焦共建共享提升行業治理潛力

揚州以“黨建強”牽引“會建強”,錨定“強引領、強管理、強服務”三維目標,構建黨建引領與行業發展互融共生的新格局。

強引領。構建市、縣兩級行業協會商會深化改革和轉型發展聯席會議機制,着力推進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持續做好“六同步”“黨建入章”工作,實現“兩個覆蓋”有形有效。健全以章程爲核心的內部法人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指導建立完善的約束機制,確保黨組織在法人治理中“有位有爲”。

強管理。推動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班子成員和協會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明確行業管理部門,豐富行業黨委設置,加強對行業協會商會的行業監管和指導責任。建立行業協會商會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開展行業協會商會違規開展評比表彰活動、違規收費等突出問題整治,加大對殭屍型行業協會商會的清理力度。

強服務。實施助推建圈強鏈行動,鼓勵行業協會商會主動參與“雙招雙引”,組織進園區、進企業、進高校,開展行業協會商會面對面活動。實施融入基層治理行動、服務鄉村振興專項行動,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廣泛開展結對幫扶、愛心捐贈和志願服務活動。出臺行業協會商會發展鼓勵激勵政策,支持提升服務能力,打造具有產業領先優勢、市場空間大、文化底蘊深厚的特色品牌。

聚焦志願服務提升基層自治能力

揚州持續在機制創新、平臺賦能、生態培育三維發力,全力構建“引纔有道、育才有方、用纔有爲”的人才發展體系,實現隊伍“有品牌、有資源、有服務”進階目標。

有品牌。加快推進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社會治理志願服務項目孵化基地、“關愛健康”醫療志願者揚州培訓基地、中社部“一老一小一新”志願服務等品牌項目,加強探索創新和總結提煉,努力形成有影響、能示範、可推廣的經驗做法。舉辦“社工宣傳週”主題宣傳活動、社工風采展示活動和專題培訓,通過旅遊服務、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長江大保護等品牌牽引,帶動志願服務文化體系建設。加大志願服務品牌建設力度,設計“揚小社”志願服務宣傳口號、故事內涵和IP等。

有資源。設立志願服務發展基金,動員愛心單位廣泛募集資金,支持保障志願服務項目實施、組織培育、陣地建設、嘉許激勵等。匯聚專業社工、資金、陣地等各類資源,支持項目孵化基地、志願者學院建設。探索實行專業社工持證上崗制度,持續提高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通過人數。實施社會工作領軍人才工程,探索學校、醫務等領域社會工作發展模式,構建社工人才管理服務體系。加大購買服務保障力度,打造一批社會工作示範站點,推動社工人才隊伍數量更充足、結構更合理、服務更規範、素質更優良。

有服務。築牢服務陣地,激活社區主場景,把黨員志願者作爲骨幹力量,注重吸納退役軍人、老同志、青年學生參加志願服務,紮實開展“愛滿江蘇志願行”“好地方少年行”假期志願服務行動等。放大“鄰里守望”志願服務的品牌效應,開展“一老一小”守護行動,打造好地方“志願故事工坊”,講好志願服務故事,建立“星火傳承”榮譽體系,宣傳先進典型,實現志願服務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品牌化。

(作者:張其龍,系中共揚州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