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中醫院突破性研究 破解繼發性高血壓診治難題

近日,江蘇省中醫院心內科、江蘇省中醫高血壓病臨牀創新中心團隊憑藉高超的技藝開展腎上腺靜脈取血術(Adrenal Venous Sampling, AVS),成功爲多例繼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精準診治。這一技術的突破性應用,標誌着該院在繼發性高血壓及腎上腺疾病領域的診療水平邁上新臺階,爲長期受高血壓困擾的患者帶來治癒新希望。

十餘年"頑疾"終獲解

精準診療顯成效

55歲的李先生飽受高血壓困擾十餘年,長期服用多種降壓藥卻收效甚微,血壓最高達190/110mmHg,並反覆出現頭昏、乏力等症狀。經江蘇省中醫院心血管內科檢查發現,李先生不僅存在嚴重低鉀血癥(血鉀2.74mmol/L),腎上腺增強CT還提示右側腎上腺增生結節(1.35cm大小),高度懷疑爲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一種以高血壓、低血鉀爲典型症狀的繼發性高血壓常見病因。

因單側或雙側腎上腺皮質病變分泌過多的一種叫“醛固酮”的激素,破壞人體內的水和電解質(主要是鈉和鉀)平衡,導致水鈉瀦留。典型臨牀症狀爲血壓升高,部分患者合併低鉀血癥。研究發現,醛固酮過多是導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腎功能損害的重要危險因素,與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相比,原醛症患者心臟、腎臟等高血壓靶器官損害更爲嚴重,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顯得至關重要。

針對這一臨牀難題,心血管內科蔣衛民主任、劉鳴主任帶領團隊爲其制定了精準診斷方案——實施AVS技術。通過測定雙側腎上腺靜脈醛固酮與皮質醇水平,明確該患者右側腎上腺增生結節有無分泌醛固酮的功能(即認爲有臨牀意義的“優勢側”),從而精準判斷患者的腎上腺是否存在優勢分泌側,爲精準治療以及後續手術的精準定位提供保障。經過充分術前評估與溝通,介入團隊憑藉嫺熟技術,成功在患者雙側腎上腺靜脈、下腔靜脈及外周完成精準採血。此患者檢測後發現兩側腎上腺分泌醛固酮的水平沒有明顯差異。這一結果表明李先生體內過多的醛固酮並非僅僅來自於右側腎上腺,手術切除右側腎上腺並不能解決其問題。最終專家團隊爲李先生確定了長期服藥的治療方案。經過調整,目前李先生血壓平穩已康復出院。

AVS技術:原醛症分型診斷的"金標準"

數據顯示,原醛症在1-3級高血壓患者中患病率分別爲1.99%、8.02%和13.2%,與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相比,原醛症患者心臟、腎臟等高血壓靶器官損害更爲嚴重。腎上腺靜脈採血術(Adrenal Vein Sampling,AVS)是目前公認的原醛症分型診斷的“金標準”,區分原醛症有無優勢分泌對治療方案的選擇至關重要。該技術採用微創介入方法,將導管分別插入雙側腎上腺中心靜脈處分段採血,可以達到直接、準確地測定醛固酮、皮質醇等腎上腺局部激素水平。但由於右側腎上腺靜脈開口小,且解剖變異大,對操作者的介入技術要求極高,目前該項技術僅在國內少數醫院開展。

專家表示,高血壓病是全球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繼發性高血壓最常見的病因之一。江蘇省中醫院AVS技術的成功開展,不僅爲指導原醛症患者“分型”診斷和後續的精準治療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更推動了醫院繼發性高血壓精準診治水平的全面提升。

科普提示

哪些人羣需警惕原醛症?

1. 難治性高血壓:聯用3種常規降壓藥(含利尿劑)仍無法控制血壓(140/90mmHg),或需4種以上藥物才能達標者;

2. 高血壓合併低血鉀:高血壓合併自發性低血鉀或利尿劑所致低血鉀患者;

3. 高血壓合併腎上腺異常患者:影像學檢查發現腎上腺增生、結節或腺瘤等;

4. 高血壓高危家族史患者:早發性高血壓家族史(

5. 有原醛症家族史:原醛症患者的一級親屬;

6. 高血壓合併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

通訊員 馮瑤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