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阜寧縣總工會持續擦亮“金秋助學”暖心品牌
“孩子考上大學我們既高興又發愁,縣總工會的助學金就像及時雨,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日前,在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總工會“心願接力·工會助力”2025年金秋助學活動現場,阜寧金城家紡有限公司員工王女士得知女兒獲得5000元助學金及行李箱、清涼禮包後激動地說。當天,14名困難職工家庭學子獲得資助,標誌着該縣持續27年的助學工程再啓新篇,累計已幫助1028名困難職工子女圓夢大學。
該助學工程始於1999年7月,通過建立“三個第一人”工作機制確保實效:當好“第一責任人”,引導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支持並帶動更多力量參與助學;當好“第一知情人”,縣、鎮兩級工會定期深入走訪調查,精準掌握困難職工家庭狀況;當好“第一幫扶人”,發揮工會組織健全、聯繫廣泛的優勢,凝聚社會合力,整合資源,多方位籌措資金,爲困難學子提供切實幫助。
爲確保符合條件者都能圓“大學夢”,阜寧縣總工會立足“三早”:助學預案早落實,每年5月下旬制定預案,明確縣、鎮、企三級工會職責,構建“三位一體”助學工作鏈;助學條件早宣傳,通過文件、網站、微信等多渠道,及時將資助政策宣傳到企到人;助學對象早摸排,暑假期間通過座談、走訪、排查及申報等方式,力求應助盡助。
值得關注的是,該縣還創新建立“三助”幫扶機制:合規學生全面助,符合條件的新生,每人按標準一次性獲發(打卡)助學金及行李箱、清涼禮包,基本滿足入學所需;優困學生持續助,對在校期間品學兼優的寒門學子,縣總工會按不低於新生標準持續資助至畢業;出類學生獎勵助,自2021年起,兩次召開受助學生寒(暑)假“回孃家”座談會,邀請表現突出、獲得榮譽的學子分享體會、感悟人生、暢談未來,並給予額外獎勵。就讀於南京醫科大學2022屆受助的祁同學在座談會上動情地說:“工會連續4年的資助讓我能專心學業。畢業後,我一定要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數據顯示,受助學生中已有700餘人順利完成學業,就業領域涵蓋教育、醫療、科技等多個行業。2024年剛參加工作的顧老師說,“正是工會的持續資助讓我完成學業。現在我有能力了,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要盡力幫助困難學生。”(工人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唐雪茹 周永祥 記者 黃洪濤)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