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雲龍縣擦亮特色勞務品牌

眼下正是藍莓採摘的旺季,大理州雲龍縣的“藍莓採摘工”正在全省各藍莓基地裡忙碌着,他們小心翼翼地採摘着成熟的藍莓,分揀、包裝、裝車……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悅。

近年來,雲龍縣全面落實省、州關於就地就近就業的安排部署,着力在開拓“短、平、快”務工增收渠道上下功夫,持續推動季節性勞務輸轉,讓羣衆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2025年,在雲龍縣人社局、縣零工市場、縣人力資源公司的組織下,全縣已有1000多名採摘工奔赴保山、麗江、德宏、西雙版納等藍莓基地務工。近4個月,人均務工收入達2.4萬餘元,切實改善了廣大羣衆家庭經濟狀況,助力羣衆增收致富。

功果橋鎮核桃坪村的趙麗芬是雲龍縣“藍莓採摘工”隊伍中的一員,目前在保山的藍莓基地務工,每天的工資收入約260元,月收入7000多元,預計整個採摘期結束後,她能收入5萬多元。趙麗芬說:“摘藍莓都是手上活,比較輕鬆,多勞多得,而且半個月就發一次工資,非常適合我們這些不能出遠門打工的人羣,家裡臨時有事或農忙時候能夠及時回家。”

“我今年58歲,在西雙版納藍莓基地採摘藍莓已經4年了。每年從2月初工作到6月中下旬,5個月能掙3萬多元。這個年齡,能有這麼高的收入,比在家務農好多了。每個月縣人力資源公司還會爲當月過生日的人員組織集體生日會,經常關心我們的生活、工作等情況。在這裡,大家相處很融洽,非常開心。”漕澗鎮漕澗村的李榮華高興地說。

據統計,2024年至今,雲龍縣先後向省內外輸送“藍莓採摘工”20餘批(次),達1.2萬人(次),實現務工羣衆創收3000餘萬元。採摘藍莓不僅爲羣衆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也讓他們在勞動中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近年來,雲龍縣堅持以黨建爲引領,充分發揮零工市場、人力資源公司等就業服務平臺的“供需橋樑”作用,全力打造“雲龍採摘工”勞務品牌,通過一頭對接企業,動態掌握企業用工需求,一頭對接鄉鎮,及時掌握羣衆務工信息,進一步精準匹配供需關係,開展“點對點、一站式”勞務輸轉服務,形成“農忙務農、農閒務工”的務工模式,爲雲龍縣廣大羣衆持續增收注入強勁動力。(楊建梅)

來源:大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