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辣素抗發炎降4癌風險 醫師示警 吃錯恐釀毒
姜含有薑辣素,適量食用有助於身體抗發炎。(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姜常是料理中的配角。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姜含有薑辣素,有助身體抗發炎。有研究發現,補充姜萃取物能改善大腸發炎,有可能降低罹患大腸癌,或攝護腺癌、肝癌與乳癌轉移的風險;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則提醒,嫩姜要趁新鮮吃,否則可能產生不利於健康的黃樟素。
劉博仁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指出,吃薑可以提升基礎代謝率,當中所含的薑辣素對殺菌、抗發炎都有幫助。美國做過實驗,把30位病人分成兩組,一組每天吃2公克的姜粉萃取物,另一組則未食用。一個月後再進行觀察,結果發現有吃薑粉的實驗組,身體發炎指數全面下降,特別是大腸發炎的情況有顯著改善;而對照組則未觀察到此現象。
劉博仁表示,現代人聞癌色變,尤其近些年來,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而發炎與大腸直腸癌是有關係的,根據上述研究來推論,若能透過吃薑等方式,來避免大腸持續發炎,或許對預防大腸直腸癌會有幫助。
劉博仁並表示,中國醫藥大學也做過研究,發現攝護腺癌、乳癌,或者是肝癌患者,若體內細胞有雄激素受體,比較容易發生轉移,結果在研究發現,使用姜的萃取物,可以讓攝護腺癌、乳癌、肝癌轉移率下降,換句話說,吃薑真的是好棒棒,能抗發炎,增強免疫力,還具有降低癌症轉移的潛力。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表示,適量吃薑雖然對健康有益,但提醒趁新鮮吃,尤其是不耐久放的嫩姜,很多人在嫩姜有腐壞時,因覺得味道沒太大變化,還是會繼續食用,但建議真的不要,因爲嫩姜一旦腐壞,會產生黃樟素,雖然黃樟素尚未有導致人類癌症的報告,但仍需謹慎,以免可能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