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醫自曝曾是「糖尿病前期」!靠一招成功逆轉:目標不是戒碳水

▲減重醫自曝曾發現空腹血糖超標,已經屬於糖尿病前期。(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面對空腹血糖107 mg/dL的警訊,減重醫師蕭捷健分享親身經驗,說明即使沒有明顯的高糖飲食習慣,也可能陷入糖尿病前期。他強調,逆轉關鍵不在於激進斷糖,而是透過「碳水循環」飲食法,搭配低升糖指數的優質澱粉,幫助血糖平穩控制、避免胰島素失衡所帶來的代謝風險。

蕭捷健指出,當年身爲住院醫師,卻驚覺自己空腹血糖超標,儘管本身體型正常、少喝含糖飲料,仍因遺傳與胰島素功能下降,使血糖難以順利進入肌肉細胞,只能轉化爲脂肪儲存。他強調,高血糖並非只是「吃出來的病」,而是身體調控機制出現問題。

他提出「碳水循環」概念作爲改善血糖的策略,與傳統的極端低糖飲食不同,其原則是讓碳水化合物進入身體「正確的位置」。具體做法爲:白天正常攝取碳水,如糙米、五穀飯、地瓜與燕麥等;晚餐則改採低碳飲食,着重蛋白質與蔬菜,幫助血糖平穩下降。

此外,蕭捷健推薦4種優質澱粉作爲低碳日的替代選擇,包括豆類(如綠豆、紅豆、鷹嘴豆)、綠豆冬粉、牛蒡與蓮藕。這些食材皆具有低升糖指數,能降低血糖波動,同時提供纖維與飽足感,有助於穩定代謝、支持腸道健康。

他強調,「目標不是戒掉碳水,而是讓糖水流進對的地方」,透過碳水循環的飲食邏輯,身體可重新學會正確調控血糖,對於尚未使用藥物或初期糖尿病患者,是相對溫和且可持續的健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