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院預算被刪提釋憲 憲法法庭受理
監察院因今年度業務費預算遭立法院大幅刪減逾96%聲請釋憲,憲法法庭28日公佈同意受理。圖爲監察院外觀。(本報資料照片)
監察院認爲202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中,有關刪減監察院歲出預算的法定預算部分,有違憲疑義,聲請釋憲並溯及自2025年1月1日失效,憲法法庭28日公佈,經現有8位大法官過半數同意受理。目前8位大法官中,朱富美是前監察院秘書長,她是否也同意受理、理由爲何?憲法法庭沒有對外公佈理由。
監察院認爲今年度預算遭立法院大幅刪減,業務費遭刪逾96%,嚴重影響運作,3月24日由監察院監察調查處處長楊昌憲代表到憲法法庭遞狀聲請釋憲,楊還拿出寫着標語「反對假刪減預算之名,行修憲廢院之實」的聲請書讓媒體拍攝。這是賴清德總統就任後,繼國會改革法案後,監察院第2次對立法院修法提釋憲。
監察院表示,聲請釋憲的理由,是爲應對捉襟見肘的預算,近期檢視預算刪減後,初步統計相應的改變措施超過154項,包括財產申報將回復紙本人工作業,安全檢測及維護費用無法支應並已欠款及無法支應專家學者車馬費等,在幾乎零業務預算情形下,因此提出憲法訴訟,表達憲政機關立場。
憲法法庭去年10月底許宗力等7位大法官任期屆滿後,立法院因尚未完成人事同意權審查,7位大法官懸缺至今,現有的8位大法官認爲,依照《憲法訴訟法》第32條,大法官過半同意就可受理聲請案,也不需要公佈受理的理由,且主筆大法官在裁判前不公開。
也因此,民進黨51位立委針對《憲訴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憲法法庭5月12日開說明會,憲法法庭14日已同意受理,大法官們受理這件高度政治性聲請案件,對外公告「開綠燈」後,監院對總預算案的釋憲聲請,大法官們函詢監察院意見後,沒有在憲法法庭開說明會,直接評議後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