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視界》川普一句話 把孕婦推向風險邊緣(潘懷宗)
美國總統川普宣稱,孕婦應該拚命避免使用「泰諾」,否則孩子自閉症風險會大增,毫無科學根據,卻讓無數準媽媽陷入恐慌。(新華社)
當美國總統川普在記者會上宣稱,孕婦應該拚命避免使用「泰諾」,否則孩子自閉症風險會大增,不僅再次掀起輿論風暴,更讓無數準媽媽陷入恐慌。問題是,這句話並沒有科學依據,反而可能造成真正的醫療危害,當止痛藥與自閉症被粗暴地劃上等號,錯誤資訊就會威脅公共健康,也就成了這場爭議的核心。
2025年9月底,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大放厥詞,認定孕婦使用止痛藥「泰諾」與部分孩子的自閉症風險上升有關,除點名它「不好」以外,更呼籲女性應該「拚命避免」使用。美國衛生部長小甘迺迪也隨後表示,FDA將開始進行藥品安全標籤的修改程序,並展開公共衛生運動以提高認知。
「泰諾」是什麼?沒有消炎作用的止痛退燒藥---「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或稱 paracetamol),是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師學會以及全球其他醫學組織,針對懷孕與普通成年人所推薦的第一線藥物。由於專利權已經過期,市面上商品名相當多,美國最常見的商品叫「泰諾」(Tylenol),臺灣最常見的商品叫「普拿疼」。
「泰諾」會導致自閉症嗎?不會,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泰諾」會導致自閉症。川普的言論造成了許多醫學組織的困擾,因爲這些組織仍建議孕婦使用泰諾來治療疼痛與發燒。醫學界認爲,自閉症並沒有單一成因,而是遺傳與環境因素複雜交互作用的結果。雖然川普政府引用了一些近期研究,顯示可能存在關聯,但其實並未確定。
2025年8月,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分析了46項過往研究,其中27項顯示「乙醯氨酚」(泰諾的有效成分)與神經發展障礙(包括自閉症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ADHD)的風險增加有關,但其中也有9項未發現顯著關聯,甚至4項則顯示相反的「保護作用」。
作者表示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結論,但建議孕期「謹慎、短期使用」該藥物。另一項 2024年的研究分析了250萬名瑞典嬰兒,將自閉症兒童與其兄弟姐妹比較,用來排除家庭基因的影響,結果沒有找到支持「泰諾導致自閉症」的證據。同年,日本的一項研究也未發現孕期使用「乙醯氨酚」會增加自閉症風險的有力證據。美國自閉症科學基金會表示,根據現有數據,沒有足夠證據支持「泰諾」與自閉症的關聯。但也提醒孕期服用任何藥物都應謹慎,並尋求醫師建議。
「孕婦硬撐」不吃止痛藥會如何?醫生最擔心的,是川普建議孕婦「硬撐」,專家表示,這樣的建議是危險的。母親會因爲恐懼而儘可能避免服藥,結果反而帶來無意的傷害。密西根大學醫學中心母胎醫學專家 Elizabeth Langen 表示,孕婦應該享有與其他人相同的止痛待遇。疼痛會觸發壓力反應和其他對健康的影響,於妊娠有不良後果,讓孕婦承受疼痛並不是健康的做法,需知未治療的孕婦發燒同樣危險,與流產、早產和出生缺陷等一系列不良後果相關。來自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38 歲、懷孕 37 周的 Lucy 表示,川普的言論令人侮辱,因爲女性在懷孕期間不斷被各種建議包圍,而懷孕已經是女性一生中最艱難的事情,現在又被告知要硬撐疼痛,實在令人憤怒。
衛生官員特別強調,「乙醯氨酚」仍然是孕婦可使用的安全止痛藥,只是和任何藥物一樣,除應諮詢醫生外,也應以最低有效劑量和最短時間下使用。英國衛生大臣Wes Streeting甚至打槍說道:「我更相信醫生,而不是川普總統。」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針對成年人,常規劑量爲一次 500 毫克,每24小時最多可服用四次。NHS 也將其描述爲「哺乳期女性的首選止痛藥物」。
另外一個常見但兼具消炎作用的止痛退燒藥---布洛芬(Ibuprofen),對孕婦而言,通常就不建議使用,除非有醫生處方,特別是在孕周超過20周後,因爲它可能影響胎兒的血液循環和腎臟功能,切記。
自閉症是一種終身的神經多樣性與障礙,會影響患者體驗與互動世界的方式。它是一個光譜(spectrum),包含廣泛的特徵,因人而異,例如常見的兩種類型,(1)需要高度支持且不善說話的人,或,(2)智力高於平均值但在社交互動或溝通上遇到困難的人。一些自閉症人士可能會有強烈的興趣、偏好秩序與常規,並透過重複的動作來平靜自己或表達喜悅。目前沒有血液檢測或腦部掃描能判斷一個人是否自閉症。診斷主要依賴醫生的觀察。
在美國,2022年每31名兒童中就有1人被診斷爲自閉症,而在2000年時,只有每149名中才有1人,迅速竄升。2023年發表於《柳葉刀》(Lancet)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2018年英國10~14歲兒童中,每34人就有1人被診斷爲自閉症。不同國家的自閉症比例難以比較,因爲數據收集方式會隨診斷標準、認知程度、醫療可及性和文化差異而改變。2022年的一項研究檢視了71項研究,發現平均盛行率約爲1%。數字範圍從孟加拉的 0.075% 到澳洲的3.9%。在臺灣兒童/年輕族羣中,自閉症的盛行率約爲1.0~1.2%。
雖然被診斷或正式確認的自閉症人數急劇增加,但大多數研究人員認爲,這反映了認知度提升以及診斷方式的改變。例如:一些在社交互動與非語言交流方面有困難的人,以前被診斷爲亞斯伯格症。但在2013年,美國將診斷標準擴展,把亞斯伯格症納入「自閉症光譜障礙」範疇內。相同的更廣泛定義也被包括英國在內的國家採用,使得1998~2018年間新診斷案例上升了八倍。2007年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只要使用相同的診斷標準,成人與兒童的自閉症比例相似,支持了「如今只是更被識別」的觀點。
但是,美國衛生部長小甘迺迪就強烈批評這種說法,認爲是在「否認疫情」。他在2025年4月的記者會上表示,自閉症是「可預防的」。他先前曾提出多項已被揭穿的理論,包括將原因歸咎於疫苗,但沒有證據支持,現在又歸咎於止痛藥。小甘迺迪已經展開「大規模的測試與研究計劃」,希望能在五個月內找出自閉症上升的成因。川普則稱,自閉症報告案例的增加是一場「可怕的危機」,也是他「非常關切的問題」。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遵照川普和小甘迺迪的命令,在發給醫生的通知中,其實是使用了和川普不一樣的語言。FDA提醒,醫生應考慮「泰諾」的使用應該更保守,但同時指出它仍然是孕婦退燒和止痛最安全的非處方選擇,因爲疼痛和發燒也會危害母親與胎兒的健康,不應該忍耐。FDA甚至提及,需要澄清的是,雖然有些研究描述了「乙醯氨酚」與自閉症的關聯性,但仍然尚未建立因果關係,同時,科學文獻中也存在相反的研究結果。
「英國國家自閉症協會」代表自閉症人士及其家庭的組織,抨擊川普關於泰諾與自閉症的言論「不負責任」,因爲不斷的錯誤資訊,會破壞醫學專家們數十年的研究成果。來自德州奧斯汀29歲的孕婦 Haley Drenon 表示,她第一次懷孕時,因爲頭痛在第一孕期使用過「泰諾」,川普的這項說法讓她感到緊張。
在總統川普告訴滿屋記者「孕期服用泰諾會與兒童自閉症『風險大幅增加』有關」之後,波士頓塔夫茨醫學中心遺傳學主任 Dallas Reed 醫師收到了許多病人的提問。Reed醫師本身也是婦產科醫師,她表示,未來她預計會有更多這類對話。
此錯誤言論已經引發孕婦不必要的恐懼,並危及她們的健康,因爲在治療潛在危險的發燒與疼痛方面,可用的安全藥物選項非常有限。來自舊金山灣區、42 歲、懷孕 21 周的 Anna Langer 表示,川普的言論利用了孕婦的焦慮,挑起新聞熱度。但事實上,最讓我憤怒的是,他在對女性撒謊,而這謊言的一部分就是在告訴我們:「忍着吧」,媽媽都想爲寶寶做到最好,但這樣的建議讓我們做不到。
布朗大學經濟學家 Emily Oster(經營 ParentData 網站)表示,她收到了大量母親的訊息,她們因爲孕期服用過「泰諾」而恐慌,甚至開始在孩子身上尋找自閉症的跡象。Reed醫師表示,川普的言論可能會加重那些孩子已被診斷出自閉症的父母的內疚感,因爲他們本就一直在尋找答案。
川普一句沒有科學根據的言論,不僅興起了公共輿論,更讓孕婦陷入焦慮與恐懼。當政治凌駕專業,錯誤資訊就會成爲另一種傷害。真正需要被強調的,不是「硬撐」或「拼命避免」,而是尊重醫學證據,信任專業建議,並以科學爲依據做出選擇。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讓錯誤言論左右健康決策,並確保下一代在更安全、更理性的環境中誕生。(作者爲藥理學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