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13萬片光電板受災 要1.5個月清除

丹娜絲颱風登陸嘉義縣布袋鎮,強風造成布袋新塭及義竹東後寮滯洪池數百面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被掀翻、破裂、如浪板堆疊雜亂,破裂光電板四散引起民衆恐慌。圖/民衆提供

丹娜絲颱風侵襲臺灣中南部,大量光電板不敵強風豪雨被掀翻、破裂,環境部長彭啓明昨說,嘉義、臺南因這次颱風損毀的太陽光電板約13多萬片、2千多公噸,預計一個半月內才能清除完畢。具體處理細節今天立法院的專題報告中詳細說明。

旭東環保科技公司在屏東佳冬設置的太陽光電系統浮臺不敵臺風,遭吹倒四散,大量黑色結構體遍佈岸際,甚至被遠吹到高雄。國民黨團先前在立法院會提案,建請相關決策官員移送監察院接受調查,並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專案報告。立法院會昨將此案逕付二讀,將交由國民黨團負責召集協商。

在臺風登陸的嘉義縣,就有新塭、新莊農場、溪墘、公館、荷苞嶼、貴舍6處滯洪池大型光電案場受災,總裝置容量約9500萬瓦,初估4成災損,最嚴重的新塭案場初估約5萬片光電板損壞,災後緊急動員60人清理,先移除散落道路的光電板及浮筒。

只是業者將光電板打撈上岸,卻無處暫置。嘉義縣經發處說,新塭案場業者反映無腹地可暫放破損的光電板,也無處整理待回收的光電板,經討論,已選定布袋水產加值園區1處公有地供業者暫放,將與業者進一步洽談承租事宜。

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蘇銀添說,水面型光電板大規模毀損,顯示這種裝置面對強風無法招架,憂心破損材料與固定構件是否會釋出危害生態的物質,恐污染水體生態,呼籲政府及業者儘速清除殘骸,避免污染擴大。

嘉義縣環保局長張輝川說,光電板破裂不會釋出有毒物質,也無環境污染問題,但可能會被割傷。經濟部能源署統計,光電設施災損僅佔全國設置量0.4%。

彭啓明說,嘉義、臺南這次因颱風損毀的太陽光電板約13多萬片、2000多公噸,由於光電板屬於一般事業廢棄物,不是有害廢棄物,依規定不可以堆在路邊,須集中處理,目前去化量並沒有問題,也有進行太陽光電是否有害的現勘。

彭啓明表示,太陽能模組主要由鋁框、玻璃、EVA膜與發電元件等組成,預估約1個半月會完成全部光電板的分解、拆除、處理與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