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惠中部患者 光田醫院完成首例阿茲海默症新藥施打
光田綜合醫院楊鈞百醫師指出,樂意保是全球首批獲准使用的「改善疾病病程的治療」,延緩失智。圖/光田醫院提供
臺中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今年9月成功完成院內首例阿茲海默症新藥 「樂意保」(Lecanemab)施打,接受治療患者70多歲婦人,她丈夫說,「樂意保」療程需每兩週施打一劑、持續約18個月,長途往返對高齡患者及其家屬而言,是龐大的體力與心理負擔,中部患者可就近治療,家屬鬆了一口氣。
「樂意保」目前尚未納入健保給付,患者需自費治療,對家庭而言仍是一大經濟負擔。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楊鈞百主任指出,若未來藥物能列入健保,讓更多患者受惠,將有效減輕家庭與社會的照護壓力。
王姓男子說,妻子約兩年前開始健忘,常常上午交代的事情,下午就忘記,甚至否認曾經說過。察覺異常後,他帶着妻子四處求診,最終確診爲輕度阿茲海默症。
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部長楊鈞百表示,「樂意保」是全球首批獲准使用的「改善疾病病程的治療」(Disease-modifying therapy, DMT),不再只是「治標」,能真正延緩失智進展的新希望。臨牀研究顯示,「樂意保」可讓病程惡化的速度平均減緩27%,換算下來,患者可比原先多爭取3年清楚時間。
王男說,這三年不只是數字,而是妻子每天還能做算盤、抄短文,或清晨去廟裡誦經的時光。對病人而言,也代表能維持生活自理與維護個人尊嚴。他說妻子還能自己泡咖啡、切水果,雖然這些都是小事、卻是家人最想守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