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治療新突破!中國附醫首劑新藥施打
醫師盧韻如(左)爲陳女(右)測試動作與認知功能,評估記憶、專注及執行能力,確認符合阿茲海默症新藥治療條件。圖/中國附醫提供
衛福部資料統計,2024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約35萬人,其中阿茲海默症佔七成以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宣佈,昨完成院內首劑「欣智樂」(Donanemab)施打,象徵阿茲海默症治療邁入「精準醫療」新時代,爲病人與家屬帶來延緩病程的新希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失智醫療中心副主任盧韻如說明,首例爲80歲陳女,她在過去幾年記憶力逐漸衰退,甚至出現幻覺與幻聽,常懷疑家人偷拿物品,經中心團隊評估,確診爲輕度阿茲海默症,符合新藥治療條件,陳女昨接受首劑「欣智樂」施打。
盧韻如指出,傳統阿茲海默症藥物主要針對症狀改善,但無法阻止病程惡化;「欣智樂」屬於新一代β類澱粉蛋白單株抗體,最大突破在於能針對病理根源,即β類澱粉蛋白沉積作用,可清除腦內不可溶性斑塊,並減少新斑塊形成,從根本延緩神經退化。
盧韻如說明,「欣智樂」是美國FDA與衛福部皆覈准的疾病修飾型治療藥物,可使病程惡化速度平均減緩約35%,爲病人爭取更多清晰記憶與自理生活的時間,增加與家人共度的每一刻。
盧韻如指出,病人在接受「欣智樂」治療前,須經過嚴謹的生物標記確認流程,治療期間,醫師將定期進行神經學評估與影像追蹤,確保治療安全。常見副作用較需注意的爲輕微腦水腫或微小出血,建議於第2、3、4、7 次施打前安排MRI檢查,以確保療程安全穩定。
盧韻如說明,該院的「失智醫療中心」以失智症早期診斷、精準治療爲核心宗旨,提供一站式整合照護服務,未來將持續引進國際最新藥物、外泌體治療、rTMS治療,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與生物標記研究,全面推動失智症的早期診斷、精準檢測與精準治療。同時,醫院也積極與國際頂尖學術機構合作,共同推動阿茲海默症臨牀研究與轉譯醫學發展。
醫師盧韻如(左)在診間爲陳女(右)評估病情,協助陳女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圖/中國附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