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壅塞 衛福部估還要2至3周
近期類流感患者就醫爆滿,創下十年來新高,外加諾羅病毒肆虐,造成各家醫院急診壅塞,圖爲醫院急診區。記者曾原信/攝影
另外,衛福部於會後公開呼籲,民衆輕症到基層診所就醫,讓醫師評估轉診,「不要小病就衝到大醫院急診等着被救」。但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陳維恭表示,衛福部呼籲民衆分級就醫固然正確,但不能完全解決急診壅塞問題,政府應挹注資源,並且訂定明確的就醫、轉診指引,盼危機變成轉機,才能留住醫護。
衛福部繼上週六緊急與急救責任醫院開會,昨天再度舉行會議討論病房調度及收治量能調節。衛福部統計,今年春節急診來診量每天平均三萬七千人,高於去年平均二萬七千人;上週春節假期結束後,才下降至單日二點七萬人次。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今年年假期間低溫讓心血管患者增加,又遇流感、腹瀉高峰期,造成急診醫護人員苦不堪言;現在氣溫稍微回暖,但昨天全國急診來診量仍有二點二萬人次,推估急診壅塞還會持續二至三週。
林靜儀說,大型醫療院所應增加病牀調度彈性,如不急迫的住院患者延後住院,或協助患者出院、下轉,或彈性調整不同科別病房收治。她表示,春節期間腹瀉、類流感患者各佔急診就醫二成,呼籲民衆就醫分流,看診更有效率。
陳維恭表示,就算民衆分級就醫,最多隻能降低一半的來診量,如半夜腹瀉難耐也只能求助急診;若只是指責民衆亂投醫,反而是對病人的污名化,醫院掛號費不便宜,相信民衆並不會花費近千元只是看小病。面對急診爆量,醫院現在硬着頭皮苦撐,絕不可以當作常態,政府應挹注資源,訂定明確指引。
護理人力缺乏醫院紛紛關閉病房,造成急診患者等不到住院病房,更有患者在急診治療二週的情形。臺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說,過往春節後纔出現護理人員大離職潮,但醫療環境日漸惡劣,今年過年前已經出現離職潮,護理人員不願意等領年終完再走,還有很多工作五、六年的中生代護理人員離職,這都是重大警訊。
「沒有護理人員開不出牀是事實,新進護理人員恐難承受壓力而離開職場。」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說,雖然護理師已漸迴流,但政府相關資源與政策應儘快到位,否則仍會加速護理人員流失。陳玉鳳表示,衛福部再不正視環境問題,包括給足額加班費、改善低薪、跨科不合理調動等,「未來急診不只是壅塞,將是直接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