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封鎖 難阻陸AI崛起
中國AI公司深度索求(DeepSeek)宣稱只花了560萬美元訓練其最新的AI語言模型,這項突破使美國股市陷入恐慌,AI晶片大廠輝達市值在一天之內蒸發5890億美元。路透
美國的晶片圍堵政策仍無法阻擋中國AI的發展。筆者參與二○二五年達沃斯論壇,中美人工智慧競爭的格局成爲關注焦點。針對中國AI產業的發展,美國強調自身在AI領域的戰略利益。與此同時,中國AI實驗室DeepSeek在技術水準上已與美國同行並駕齊驅,即便面對美國對中國高階晶片的出口禁令,並未真正難倒中國公司。這樣的情況再次凸顯了一個關鍵現實,即美國試圖透過晶片禁令來圍堵中國AI發展的戰略,效果仍然有限。
美國政府長期以來認爲,高階晶片是AI競賽的關鍵。通過切斷中國對NVIDIA A100、H100等高性能GPU的取得,美國希望拖慢中國AI產業的發展。然而從DeepSeek等中國企業的技術進展來看,這一封鎖策略並未達成預期目標。中國AI產業已經在技術改進與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巨大資源,並且透過「軟體優化+硬體替代」的方式來應對晶片短缺。DeepSeek等公司能夠在有限的計算資源下,透過演算法優化,達成與美國AI企業類似的技術水準。此外,中國也在尋找更多自主研發的硬體解決方案,包括使用華爲的升騰晶片,甚至透過更多小型化、模組化設計來降低對美國晶片的依賴,當然也包括偷偷購買以突破美國的晶片禁令。
這種持續突破的發展模式,符合中國一貫的模仿改進與逆向工程策略,其核心理念是透過持續的小幅度改進,逐步達到卓越,而非依賴單一革命性突破,這正是中國AI產業的現況。DeepSeek的發展過程就是這一理念的體現,他們以較少的資源和成本,透過細緻的優化與創新,開發出可與美國科技巨頭相匹敵的AI模型。這意味着中國AI企業不會因爲單一技術瓶頸而停滯不前,反而會在持續的調整與優化中找到突破口。西方國家若仍然以傳統「技術封鎖」的思維來應對中國AI的崛起,恐怕難以真正達到效果。
美國若希望在AI競爭中維持領先,不能僅依賴技術封鎖,還必須投入更多資源擴建AI產業的基礎建設。在達沃斯論壇上,論者強調美國必須建造更多超級資料中心,以支援AI訓練與應用的發展;這凸顯了單靠圍堵中國,無法確保美國AI競爭力,美國必須強化自身的技術與產業佈局。目前美國AI企業雖然技術領先,但資料中心的擴展速度遠不及AI訓練需求的增長。反觀中國,在政府政策與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正大力擴建AI計算基礎設施,爲未來AI應用提供更穩固的支撐。如果美國政府過度關注如何封鎖中國,而忽視自身AI產業發展的核心需求,那麼美國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可能會逐漸被削弱。
當前中美AI競爭已進入技術自立與基礎設施建設的新階段,DeepSeek等中國AI企業的發展證明,即便面對高階晶片禁售,中國仍然能夠透過技術優化、供應鏈調整與基礎設施建設,保持AI產業的成長動能。美國政府應當加大研發投資、擴建資料中心、提升計算資源供應,並支持AI新創企業的發展。如果美國無法意識到這一點,未來來自中國AI競爭的震盪可能會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