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管理層談“迴歸一個吉利”邏輯,綜合效益目標提升5%

“迴歸一個吉利,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15日在吉利汽車一季度財報說明會上表示,當前中國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留給吉利的容錯空間極小,快速推進合併、提升企業競爭力已刻不容緩。

就在5月7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吉利汽車”,股票代碼:0175.HK)宣佈,計劃收購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極氪”,股票代碼:NYSE: ZK)已發行全部股份。吉利汽車目前持有極氪約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極氪將與吉利汽車實現完全合併,實現私有化並於紐交所退市。

去年9月,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正式發佈《台州宣言》,宣佈通過“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戰略人才”五大舉措,正式進入戰略轉型新階段。自此之後,吉利整合動作頻頻,包括吉利幾何、翼真(LEVC)和雷達紛紛併入吉利銀河,領克併入極氪併成立了極氪科技集團,吉利旗下電池業務整合併成立全新電池產業集團——吉曜通行等。

桂生悅表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與複雜的市場環境,吉利必須改變品牌分散、資源零散的局面,通過深度整合凝聚資源,才能在市場中佔據優勢。“在過去一年多的整合實踐中,尤其是進入2025年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整合階段後,暴露出兩大突出問題:一是作爲獨立上市公司,吉利汽車和極氪在整合過程中需經各自董事會、股東大會審批,流程繁瑣,導致效率低下、溝通成本激增;二是雙方員工激勵機制不同,致使團隊利益訴求不一致,在實際運營中易出現利益傾斜,削弱整合效果。隨着整合深入,這些問題將愈發突出。”桂生悅表示,合併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吉利控股集團CEO、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執行董事李東輝表示,吉利汽車與極氪合併後,通過共同的管理班子,兩個品牌分別面向不同的客戶羣體,獨立開展營銷和產品設計,在中後臺方面的工作兩個品牌最大程度地實現協同發展。

吉利和極氪合併後,桂生悅仍擔任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淦家閱將出任合併後的吉利汽車集團CEO;吉利汽車集團將下設吉利銀河事業部、吉利銀河事業羣和極氪科技事業羣;淦家閱仍擔任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安聰慧將出任吉利控股集團CEO,全面負責吉利控股集團運營管理工作。合併完成前,安聰慧仍擔任極氪科技集團CEO,李東輝將出任吉利控股集團副董事長,負責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團投融資管理,並在資本運作重大對外合作項目等方面發揮作用。此外,爲培養年輕複合型高級管理人才,戴慶已於2025年3月29日被任命爲吉利控股集團輪值總裁,向吉利控股集團CEO彙報工作。

桂生悅表示,吉利汽車與極氪整合將參考領克和極氪合併設立的目標,領克與極氪整合的目標主要包括:生產降本大於3%、研發增效達10%~20%、管理增效達10%~20%,吉利汽車與極氪的合併成效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放大。

淦家閱稱,從極氪與領克的合併中,已顯著感受到資源整合帶來的效益提升。極氪與吉利合併後,目標是綜合效益提升超5%,研發效益、管理效益和營銷費用效益提升15%~20%。此次極氪併入吉利汽車後,吉利汽車旗下將擁有極氪、領克、吉利銀河、中國星四大品牌,其中極氪定位爲全球豪華科技品牌,領克定位爲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銀河和中國星定位爲全球主流品牌。各品牌在擴大細分市場份額的同時尋求協同發展,在技術、產品、供應鏈、製造、營銷與服務、國際市場拓展等方面強化協同,提高技術創新實力,激發規模效應。淦家閱表示,整合後,將強化四大品牌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