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長扣 vs. 停利 專家教戰

隨美股、臺股、臺積電等主要科技指標股價陸續創新高後,部分人盤算是否該停利或繼續長期扣款。(路透)

全球主要股市近年呈牛市,尤其是臺灣投資人喜歡的美股及臺股,其中又以AI爲主的科技股基金最被青睞。不過,隨美股、臺股、臺積電(2330)等主要科技指標股價陸續創歷史新高後,部分投資人開始盤算是否該停利或繼續長期扣款認購基金。

法人指出,投資有不同策略可依投資人屬性及目標而定,較難以偏概全。不過,從過往長期的統計資料顯示,定期定額扣款認購基金的複利效果相當驚人,即使「恐高」也可以贖回或贖回部分,但仍宜持續定期定額扣款。

定期定額買基金不僅是小資族最愛,高資產投資人也會定期定額扣款,國內最大基金交易平臺-基富通證券推廣紀律理財有成,近三年平臺的定期定額扣款金額翻倍成長,存量更爆增逾三倍;除小資族之外,也有超過三成的高資產客戶會參與定期定額,其中不乏每月扣款金額達10萬元以上、存量超過500萬元的投資人。

但遇到行情大幅波動,飆漲或急殺該如何操作,先賺起來還是繼續扣款?

臺灣投資人有別於美國等地投資人,特別喜歡有配息的基金,基金配息後,短期淨值必然會下跌,但只要持有基金的市值加上配息,再減掉投入本金後的含息總報酬爲正數,代表這檔基金爲你賺錢,也沒有配發原始投資本金的疑慮。而且如果以長期領息爲目標,建議觀察期至少三年,甚至五年以上,較能看出中長期總報酬的穩定度。多數投信法人過往認爲,當基金績效達到15%左右就可以考慮先停利,因爲多數基金績效追蹤指數,指數的成分股數量通常不少,要能夠讓指數漲幅超過15%並不容易,所以,基金績效來到10~15%就可以先考慮贖回。

不過,觀察近幾年美股、臺股及科技股基金的績效,持續大多頭行情的走勢,很可能一次全部贖回基金就很難再一次投入同等金額買回來;因此,建議投資人可以停利卻不要停扣,先把本金或獲利入袋爲安,卻不要停扣而避免錯失後續行情。

如果經歷一段不短的期間定期定額扣款,那是否還要再長期扣下去: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表示,定期定額分散進場時點,避免誤判市場高低點的風險,是相當穩健的投資策略。

尤其退休規劃動輒20、30年,是「超長期」的理財行爲,投資人需要更加檢視本身定期定額的基金狀況,應該關注市場動態,當看好的資產異常下跌時,適度逢低加碼,放大定期定額的複利效果;每年定期查看投資組合的概況,包括報酬率、波動度、風險分散度等各項指標。尤其定期定額並非一成不變在固定日期扣款而已,可以結合定期定額與低檔自動加碼機制的「低檔智動投」,因爲既有定期定額契約即可設定,而且經由專家學者實證建議採取嚴謹且合理的加碼條件,以及設定方式選項化讓新手投資人也能快速上手,所以自2024年8月推出以後,使用人數與交易金額皆倍數成長,幫助許多投資人度過今年上半年的市場低潮。

王浩宇表示,即使股匯債市劇烈震盪,基富通證券開戶數亦能夠繼續新增,其中,定期定額人數佔比也繼續上升接近五成,平均每筆扣款金額約5,000元,金額不高且分散,反映出平臺推廣普惠金融的成效。

基富通成立至今將近十年,都在鼓勵長期紀律理財的重要性。

以主打退休準備的「好享退」和「好好退休」專案爲例,雖然初期都遭遇市場黑天鵝的波及,但專案基金藉由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展現韌性,突破景氣循環考驗的實績,印證長期投資的價值,並獲得投資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