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砍公教年金 前教長曝「難回到舊制」:要考量基金3面向
▲針對停砍公教年金法案,吳清基(左)、潘文忠(右)看法不一。(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國民黨提出停砍公教年金法案,引發正反意見,兩位前教育部長看法也不一。前教長吳清基認爲,年改權益給予適度維護,可鼓勵退休與現職軍公教人員,盼外界不要過於強調世代對立。曾參與過年改的前教長潘文忠指出,根據政府精算,要回到年改前非常困難,這牽涉到基金永續與世代問題,建議擴充更多基金來源,包括基金的投資操作。
被譽爲「臺灣現代教育行政學之父」的黃昆輝教授,今(8日)上午臺灣師範大學舉行《桃李滿門 澤被社稷》新書發表暨九十嵩壽祝壽會。現場政、學界嘉賓雲集,包括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前教育部長吳清基、潘文忠以及雲林縣長張麗善等二百餘人出席,氣氛溫馨隆重。
吳清基在序文中指出,黃昆輝不僅是教育家,更是制度改革家,他的改革以信任爲起點,以激勵爲核心,重建教育行政的人本精神。黃昆輝則在致詞時表示,「教育行政的核心,不是權力,而是信任;不是控制,而是激勵。」回顧自己推動《教師法》初衷,當年是希望建立一個保護教師專業的制度,如今看到教育現場壓力重重,更希望體制能回到對老師「信任與尊重」的初衷。
▲黃昆輝今(左二)舉行新書發表暨九十嵩壽祝壽會,包括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右一)等人都到場祝賀。(圖/記者許敏溶攝)
對於國民黨立委等人提出停砍公教年金法案,引發朝野立委對立。吳清基表示,軍公教人員長年爲國家社會奉獻,退休後若年改權益給予適度維護,這對他們是很大鼓勵,也讓現職軍公教人員對未來有所期待,政府雖有財政上考慮,但應該可以拿捏找到平衡點,相信對國家財政不至於造成太大困難,也可激勵軍公教人員士氣,畢竟這些人都是國家菁英,爲社會國家服務值得肯定。
至於外界認爲反年改可能造成世代對立,吳清基指出,不要過於強調世代對立,因爲軍公教人員退休後所得,也是用來照顧家庭與年輕人,年輕人未來也會年紀大、退休,也會需要國家保障,社會不要太有階級或對立現象,應該強調和諧、大家共生、共榮、共存。
不過,曾參與年改會議的潘文忠則認爲,年金改革確實是大家共同討論結果,包括銓敘部等相關單位都精算過,面對年金退輔基金費用可能不足問題,所以要回到年改前是非常困難,也很擔心暫停年改,而面對大家體恤退休人員面臨物價波動等問題,這確實讓年改面臨兩難問題。
不過,潘文忠認爲,最近立法院積極討論年改,因爲這關係到現在職的公教同仁,以及未來退休後要面臨問題,希望透過更適切討論,兼顧年金永續,包括擴充基金更多來源,除政府預算補助外,還包括基金的投資操作等面向,這都是要兼顧與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