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職業不公 先停砍公教年金

精算報告指出,勞保的財務問題起源於年金制度提供「優渥的」退休給付。聯合報系資料照

「韌性特別預算案」已經總統公佈,除普發現金是全民關注外,撥補勞保百億獲得支持,立法院藍白黨團也要求勞動部提出「勞保年改期程方案」及「撥補機制常態化」方案,頗具劃時代的意義。

因爲107年的年改,對較晚破產的公教退休制度(第一層的公教保險加上第二層的退撫基金)展開多繳、少領、晚退並溯及既往的大砍,卻對較早破產的勞保毫無動作,以致雖已撥補3,870億元,但精算報告顯示,只讓勞保延後三年(民國120年)破產。而未來給付義務或潛藏負債,已從三年前的10.3兆,暴增爲13.2兆,勢必成爲財政的重大負擔。因此,在野黨支持繼續撥補,也要求勞動部提出改革方案,希望雙管齊下,讓勞保能永續發展、保障勞工退休後的生活。

精算報告指出,勞保的財務問題起源於年金制度提供「優渥的」退休給付。所謂優渥,前勞動部長許銘春曾以勞工退休金的所得替代率達68%舉證。第一層的勞保,保費費率僅11.5%,個人負擔保費的20%,還有政府10%補助;而投保薪資上限45,800元,每月保費僅1,145元。年資35年的勞工可月領24,846元,金額看起來不多,但替代率達54%。第二層的新制勞退,全由僱主繳納6%的費率,替代率至少15%。勞保、勞退合計替代率約有七成。

再看投保薪資、年資相同的教師,第一層公保的保費分擔率35%,高於勞工,月繳1,495元;第二層的退撫也負擔35%、費基和費率又比勞退高,需繳費5,043元,兩者合計繳費6,538元,是同薪勞工的六倍之多。給付方面,受限於替代率十年減15%的大砍,30年年資的公教人員,合計領取5.8萬元的給付,再扣掉給付基準降爲退休前15年的平均薪俸,替代率實際上僅約45%。

在相同的比較基礎下,公教人員繳費是同薪勞工的六倍,退休給付只有勞工的兩倍,替代率遠低於勞工。從「職業不公」的角度來看,現行退休金制度其實是對公教人員相對不公平。公教人員在年改期間,遭到諸如「肥貓」、「退休金優渥」之類的污名化,被社會大衆誤會而蒙受了很大的冤屈。

公教人員在年改中也受了重傷。教育部對教師退休金的衝擊試算,以民國85年、60歲時退休的教師爲例,107年(已退休22年、82歲)時溯及既往的砍替代率,導致退休金驟減17%;十年後92歲的風燭殘年還被砍到36%,即知「十年降低15%替代率」的作法,讓愈老愈弱的公教人員失去經濟安全,其實是一種違反人性的設計。教育部試算的其他案例,甚至有教授退休給付第一年就被砍了21%,十年後被砍38%的情形。

因此,有必要對公教逐年砍替代率,做個適可而止的療傷止痛,而這正是在野黨提出「停砍年金」的重點,全案已送出委員會,交付朝野協商。具體而言,就是替代率只砍到113年爲止(過去六年已砍9%就認了),將來不要再砍,以免危及晚年的經濟安全及尊嚴。對於已廢止的18%優存利率不求回覆,以15年平均薪資來降低給付的作法也無扭轉,絕非回到年改前的狀態,更非特定政黨或人士所指稱的「反年改」。停砍年金的支出僅佔中央總歲出6%,不至於「國庫破產」,反而是佔比24%的社會保險,尤其佔比18%的國防,若含上兆的四項軍購特別預算,超過總支出的40%,纔是最大宗支出。

總之,撥補勞保累計達5,170億元,在野黨和公教團體都支持,纔會主動要求勞動部研擬「撥補常態化」。民進黨政府何妨拉高自己的層次和格局,不要再用雙重標準及錯誤的訊息污衊公教人員,釋出包容性的善意,正面看待停砍公教年金,視爲縮小年金制度「職業不公」,力求與勞保、勞退一致的第一步;進而善盡法定的「政府負最後支付保證責任」,就跟勞保一樣,及時撥補退撫基金,讓所有年金制度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