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論後市丨7月A股將小幅震盪上行;中報季維持三條思路
滬指本週累計漲1.4%,深證成指漲1.25%,創業板指漲1.5%。A股後市怎麼走?看看機構怎麼說:
①中信證券:中報季維持三條思路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目前的市場環境和氛圍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包括:投資者在港股、小微盤和產業賽道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賺錢效應,新發產品開始溫和回暖;非金融板塊盈利預期趨近於底部,投資者耐心有所好轉,信心還有待恢復;反內卷和提振內需成爲政策目標的明牌,具體政策的出臺和思路調整隻是時間問題,“十五五”規劃可能展示新的政策路徑。市場目前缺的只剩一個點火的催化,可能是中美政策超預期,或者科技產業新變化。從配置角度來看,中報季還是維持三條思路,一是具備超強產業趨勢特徵的行業,關注AI和創新藥;二是業績和估值匹配驅動的行業,關注通信和電子中的北美算力鏈、有色和遊戲;三是帶有一定主題和持倉博弈性質的行業,關乎軍工和反內卷相關的新能源。整體而言,有色、AI硬件、創新藥、遊戲和軍工的輪動可能還是中報季的主旋律。
②東吳證券:金融股帶動指數上漲,7月配置以泛科技爲主
東吳證券研報稱,本輪指數突破中,金融是上行突破的助推器,從本週行情來看,其角色演繹或已接近尾聲。金融股帶動指數搭臺後,成長板塊有望“登臺唱戲”,尤其是當前籌碼和位置具備優勢的泛科技方向。當前部分產業趨勢品種的股價位置和擁擠度仍處於歷史中偏低水平,尤其AI板塊成交佔比仍處在2023年以來23%的歷史分位,科技成長方向的人工智能、算力產業鏈等環節具有配置價值。
③華泰證券:機器人產業步入深水區 開啓去僞存真淘汰賽
華泰證券研報稱,機器人早期爲主題行情,後產業逐步在軟件端硬件端實現技術突破並形成較成熟的硬件方案,開始在簡單工業場景和特種應用場景落地,賽道逐步開啓趨勢行情,核心標的也由T鏈向國產鏈擴散。市場對機器人的“審美”從最早“看視頻剪輯的運控能力”,如特斯拉、宇樹,轉向“關注機器人大腦能力”,如智元,再到“看一鏡到底的應用效果”,華泰證券認爲後續本體投資需關注在B端或C端應用的實況,投資範式或轉向去僞存真,關注能實際卡位關鍵機器人客戶並有實際訂單的供應鏈、機器人業務佈局邊際變化大的個股,或是尋找預期較低的新方向,如產業新技術變化和國產大廠鏈條。
④湘財證券:7月A股市場將呈現小幅震盪上行態勢
湘財證券研報表示,長維度來看,目前A股市場處於新“國九條”行情+類“四萬億”投資的重疊趨勢中,在穩住股市的政策指導下,2025年A股市場大概率以“慢牛”方式運行。中維度來看,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科技、綠色、消費以及基建等領域將是2025年度內市場關注的主要方向。
該機構預期7月A股市場將呈現小幅震盪上行態勢,建議重點關注:科技相關領域的突破機會(半導體、元件、遊戲等);長期資金入市相關的紅利板塊(銀行、保險);以及消費領域有基本面支撐的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