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推升全球食品價格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道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20日報道,研究發現,從英國的土豆到印度的洋蔥,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正在全球範圍內推動短期食品價格飆升。
一項由巴塞羅那超級計算中心領導的研究把幾十起極端氣候事件與食品價格急劇上漲直接聯繫起來,凸顯出食品體系越來越容易受到環境衝擊的影響。
以前的研究審視了導致減產和供應短缺的高溫如何長期推動食品價格普遍上漲。但這項新研究顯示,特定食品類別也會經歷更急劇的短期價格上漲,進而加劇通脹。
歐洲去年的橄欖油價格暴漲50%,因爲西班牙南部在2022年和2023年經歷了長期乾旱。
印度去年5月的熱浪導致洋蔥價格上漲89%,韓國白菜價格因爲夏季創紀錄的高溫而飆升70%。
在日本,大米價格去年9月上漲48%,此前熱浪在8月襲擊了該地區。加利福尼亞州和亞利桑那州2022年11月的蔬菜價格因爲乾旱暴漲了80%。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巴塞羅那超級計算中心的馬克西米利安·科茨說,這些價格上漲背後的許多天氣事件“從歷史角度說完全是前所未有的”。他說,氣溫“遠遠超出了我們在沒有受到人類排放影響的穩定氣候中的預期範圍”。
研究發現食品價格飆升經常在發生極端天氣事件幾個月後出現——研究人員警告說,隨着氣候變化加劇,這種模式很可能變得更常見。
科茨說:“我們知道(極端天氣事件)已經變得比數十年前更劇烈和頻繁,我們預計這種情況會繼續,只要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
如果食品體系“繼續以我們最近看到的方式做出迴應,那麼(就食品價格而言)我們預計會看到同樣的情況出現,很可能以更極端和更加無法預測的方式”。
研究認爲,食品價格飆升會通過貿易從單一地區擴散到全球。比如,英國巧克力價格暴漲,此前加納和科特迪瓦可可豆價格因爲乾旱和酷熱而上漲到原來的三倍。(編譯/楊新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