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浙江金華智慧牧場變身“豬豬迪士尼” 全球圈粉300萬
(原標題:(活力中國調研行)浙江金華智慧牧場變身“豬豬迪士尼” 全球圈粉300萬)
8月10日,位於中國浙江金華的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宋雪晴 攝
中新網金華8月12日電(宋雪晴)在恆溫空調房裡,黑白毛色的兩頭烏豬聽着輕音樂酣睡,一旁的5G智慧養殖系統屏幕上實時跳動着每頭豬的健康數據;而隔壁的“豬景房”民宿中,年輕遊客正將豬舍咖啡和豬豬IP公仔拍下來分享到社交媒體上……
8月10日,當西班牙遊客希爾踏入位於中國浙江金華的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時,對眼前的景象感到驚訝。“這顛覆了我對養豬產業的印象,簡直是豬豬版迪士尼!”希爾接受採訪時說。
這座佔地1500畝的牧場,由浙江金華熊貓豬豬兩頭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運營。該公司前身是傳統種豬場,如今已成爲全球農旅融合的標杆——自2021年8月開園以來,累計接待來自美國、德國、法國等120餘批國際考察團,吸引海內外遊客逾300萬人次。作爲世界級珍稀豬種的“兩頭烏”,如何成爲連接中外專家與遊客的超級IP?
8月10日,從牧場5G智慧養殖中心看到的豬舍內景。宋雪晴 攝
“作爲世界首個5G智慧養殖中心,可以直觀的看到養殖環節和環境,海外考察團對此非常感興趣。”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凡接受採訪時表示。“智慧化養殖是否具備推廣可行性?聽音樂、玩玩具的兩頭烏真能增產?海外考察團經常問這些問題。”牧場講解員說。
據張凡介紹,牧場融合物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打造了全球首個全程可視化養殖系統,實現養殖全流程的自動化與數字化;牧場還形成了“養殖-有機肥-種植”綠色循環鏈,使養殖效率提升30%,死亡率降低至2%以下。據悉,牧場2025年生豬年出欄量預計達3萬頭。
高新科技驅動的中國農業數字化轉型正在吸引世界目光。2024年,牧場被巴西媒體納入“中巴建交50週年”特別報道,巴西記者稱其爲“中國鄉村振興的名片”。同年,牧場還帶着兩頭烏IP和產品走進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等展會,受到海內外觀衆的喜愛。
走出養殖中心,一羣年輕遊客正在“歡樂小豬村”內圍着3米高的“豬豬國王”雕塑排隊打卡。“戴上髮箍,你就是今日加冕的豬豬公主!”一位趙姓女士興奮地喊道。頭戴王冠的巨型卡通豬與它的“王后”雕塑矗立其間,與遍佈園區的“國王寶座”、“水晶豬車”等百餘處主題裝置共同構築起一個沉浸式的趣萌童話王國。
8月10日,牧場兩頭烏豬博物館中的金華火腿打卡地。宋雪晴 攝
“原來兩頭烏背後有這麼多故事,原來豬豬可以這麼呆萌可愛!比環球影城和遊樂園更出片!”趙女士接受採訪時表示,她從社交媒體上看到小豬賽跑視頻便“入坑”雲吸豬,這次趁着假期來實地體驗:穿越600餘隻仿真豬陳列的“時空隧道”,觸摸鋪滿牆面的“豬屁股”聽辨豬叫聲,追問豬媽媽一生的生育歷程,沉浸式體驗非遺火腿製作或親子研學活動……這些充滿創意與互動的項目,搭建起牧場的“網紅經濟學”。
如今,牧場在旅遊高峰期單日接待遊客超1.7萬人次,“熊貓豬豬兩頭烏”相關話題網絡傳播量超10億,累計營業收入2.8億元人民幣。張凡表示,這種關注度的背後,是中國農業升級轉型的成功經驗:文化賦能+科技驅動+場景變現。“打通一、二、三產業,將農業產業化、產業旅遊化、旅遊文創化、文創娛樂化,實現農文旅深度融合。”張凡解釋道。
從過去帶走兩頭烏火腿伴手禮到現在帶走產業合作意向書,未來,牧場的三產融合版圖將再次拓展。張凡透露,“二期觀光工廠將與西班牙火腿廠合作,由牧場飼養的兩頭烏豬腿爲原料,引入可生食的發酵工藝,將金華火腿打入海外市場,讓世界消費者品嚐兩頭烏的中國味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