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之父戈福江 畜牧報國
傳記文學第753號《聯合國方案的機構:臺灣養豬科學研究所》
戈福江教授,字季章,河北景縣人,一九一三年生於江西九江,幼隨家住贛閩及京滬,中日淞滬戰爭之年,遷居河南開封,考入河南大學農學院農業系畜牧組,在學即展現是位具領導力的熱血青年,常上街呼籲拒買日貨,高呼救亡圖存。一九三五年畢業,成績優異,受聘國立中央大學畜牧獸醫學系(現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的前身)助教五年,抗戰軍興,隨校遷川,兼教於金陵及華西兩大學,後任四川省農試所技正兼內江種豬場主任。一九四五年來臺任農林處省營畜產公司協理,一九四八年應聘臺大畜牧獸醫學系教職,講授「養豬學」及「家畜飼養學」。四十歲時,臺糖楊繼曾董事長親訪邀創辦臺糖養豬,毅然辭臺大教職,奠定「糖豬」事業,又與美國合作成立氰胺公司,研究畜產生長及防疫酵母粉,改良品種,大規模外銷日本和香港,臺灣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國中教師薪津,全省的屠宰稅也貢獻不少。一九六八年升任教授,一九六五年起政府借調擔任聯合國發展方案臺灣山坡地畜牧發展計劃我國代表,因執行該計劃,復兼任臺灣省畜產試驗所所長(第三任,一九六七至一九六九年),一九七○年創辦臺灣養豬科學研究所,同時創立中國文化大學畜牧學系,爲首任系主任,也創辦中華民國養豬協會,兼任該協會理事長,並曾任中國畜牧學會及臺灣畜牧獸醫學會理事長多屆。因工作長年辛勞,罹患氣喘痼疾,常因夜晚病發不能安眠,但是白天又神采奕奕上班去視察他的事業。
一九八一年退休後,客居美國加州,原以爲加州氣候有助於氣喘的療養,未料兩年後,一九八三年剛滿七十歲,突以心肌梗塞猝逝,噩耗傳來,各界震驚不捨,徒留「斯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留黃鶴樓」之憾。後來畜研所爲紀念並彰顯他一生的傑出貢獻,新建辦公大樓以「福江樓」命名,以示永懷。夫人楊希賢教授,曾任師大家政系主任,生一女定瑜,適張。後來門生故舊,感念他的德澤,於一九八五年捐助成立「財團法人戈福江先生獎助學金紀念基金會」,嘉惠學子及獎勵養豬事業有卓越貢獻者。(四之二;摘自第753號《傳記文學》更多精采內容請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