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百歲機率高10倍!研究揭「長壽村」生活習慣 不健身卻更健康
最新研究揭露,這些長壽村的居民並非依賴高端醫療或補品,而是靠「簡單自然的生活習慣」。 圖/ingimage
全球醫療資源逐漸進步,然而人類平均壽命並未大幅延長,英國雖擁有完善的醫療制度,仍在「健康老化」這項關鍵指標上落後。但在被稱爲「藍色地帶」(Blue Zones)的地區,人們活到100歲的機率,卻比其他地區高出10倍。最新研究揭露,這些長壽村的居民並非依賴高端醫療或補品,而是靠「簡單自然的生活習慣」。
根據外媒「每日郵報」報導,「藍色地帶」包含日本沖繩、義大利撒丁島、希臘伊卡利亞島、哥斯大黎加尼科亞半島、美國加州洛馬琳達等地。雖地理環境不同,但當地人共同遵循被稱爲「Power 9」的九大長壽習慣,包括均衡飲食、適度運動、重視家庭、節制進食、保持正向心態等,讓他們得以遠離慢性病,健康活過百歲。
飲食方面,藍色地帶居民普遍以植物性飲食爲主,攝取大量蔬菜、豆類、堅果與全谷,肉類則少量食用,甚至一個月不超過五次。像是撒丁島居民就會攝取當地野菜「莧菜」與核桃,富含鈣、鎂與Omega-3,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與腦部退化風險。更重要的是,他們遵循「八分飽」原則,適量進食防止肥胖。
運動習慣同樣關鍵。這些長壽區域的人不依賴健身房,而是在生活中自然融入身體活動,例如步行、耕作、家務等日常勞動。撒丁島的牧羊人每日步行超過5英里;加州的復臨信徒則以快走與規律作息著稱。他們不強求高強度運動,而是將身體活動化爲生活的一部分。
家庭與社羣連結也是長壽關鍵。藍色地帶的居民重視家庭,多代同堂與親密的社會連結,有助減少憂鬱、失智與老年孤單。研究顯示,祖孫同住的家庭,祖父母壽命較長;中老年維持社交關係,也能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達50%。
最後,長壽者幾乎都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不論是沖繩的「生き甲斐(Ikigai)」或尼科亞的「Plan de vida」,都有着「每天起牀的理由」。這份生活動力能有效減緩老化、降低壓力與慢性發炎,是延年益壽的重要心理因素。長壽,或許不是奇蹟,而是從生活中的每個小習慣累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