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建議:50歲後,這3項生活習慣可能比鍛鍊更有助於血管健康

隨着年齡增長,身體器官也慢慢走向衰老。特別是過了60歲以後,這種感覺是比較明顯的,包括人的皮膚、視力、聽力等等,都有了老化的趨勢。

而在肉眼看不見的地方,身體也在悄悄老化,比如體力、耐力、精力等等,都不能跟年輕的時候相比了。還有我們身體內部的器官,包括血管、腸胃、大腦等等,其實都在走向衰老。

不過,也有一些老人,一直都比較注意身體保養,所以看上去比同齡人要年輕。

其中,運動是延緩衰老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夠提高身體免疫力,不少老人還聽說,多散步有益於血管健康,於是,很多老年人就每天曬步數,想要藉此達到養生的目的。

多散步對血管好嗎?

在散步的過程中,可以幫助身體排毒,促進血液循環,可以說,多散步確實對血管有好處,即便是那些患有腦梗、腦出血等血管疾病的人羣,經常散步也有益於疾病恢復,有益於身心健康。

因爲當人在散步的過程中,人體會分解出一種分解酶,這種分解酶分解掉我們體內多餘的脂肪和垃圾以及血管中的雜質和脂肪,同時,散步還能夠讓我們的下肢血管神經保持活躍,緩解心臟供血壓力,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降低血管類疾病的發生概率。

那麼,是不是步數越多,強度越大越好呢?

當然不是,不同的年齡、身體狀態適合的運動方式及運動強度是不同的。

研究發現,60歲以後,每天散步6000-8000步是最好的,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爲宜,同時第二天不感到過分疲勞。

醫生提示:50歲以後,堅持做這2件事或比運動好

人在過了一定年紀之後,身體機能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特別是到了50歲左右,進入中老年的過渡階段,鈣流失嚴重,很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如果這時候過度鍛鍊,那麼肯定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

所以,適當鍛鍊是更爲健康的選擇,同時,還要提醒大家,50歲以後,堅持做好這幾件事,也許會比運動要好。

第一件事情:飲食清淡

俗話說,病從口入,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健康的重要保障,特別是老年人羣,隨着年齡增長,胃腸道功能減弱,消化能力下降,胃口也不會有那麼好了,同時味蕾退化,所以在無意識間可能就放多了油鹽等調料,這樣無疑是不利於血液、血脂等指標的穩定的。

所以建議中老年朋友,平日要儘量飲食清淡,堅持低鹽低脂低糖飲食,三餐定時定量,吃飯細嚼慢嚥,避免暴飲暴食,大魚大肉等不良飲食習慣。

第二件事情:保持良好的心態

人到了一定年紀之後,就會特別操心兒女孫輩的事情,也容易爲了一些小事而情緒波動,其實,長期的負面情緒會大大增加多種疾病的患病機率,影響心腦血管健康,胃腸道健康等。

所以,爲了自身的健康,爲了家庭和睦,凡事還是看開一點爲好,每天多一點笑容,身體多一份健康。

第三件事情:定期體檢

隨着年齡增長,器官老化,身體就像使用過久的機器,自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毛病也會多出不少,像是骨質疏鬆、前列腺炎、三高問題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老年病,而想要預防疾病,那麼就需要進行必要的體檢。

建議沒有基礎疾病、平日飲食及生活習慣較好的老年人,每年檢查一次身體。

飲食上宜定時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戒菸、酒,飲食生活的無節制沒規律,讓外邪入侵體內,陰陽失去平衡,膽汁減少, 食物不易消化吸收,出現大便無規律,及胃痛、胃脹、打嗝、燒心、噯氣、胃酸過多、口苦等諸多胃的不適,胃不和寢難 安,根在膽

脂肪與膽固醇代謝主要依靠膽汁來完成,膽不好則導致膽固醇及脂肪代謝異常,就會容易出現膽固醇和血脂等指標異常,從而會導致血管壁鈣化,血液中的脂肪濃度增加,導致血壓異常等情況產生,所以說高血壓的根源在膽,

既然知道犯了哪些錯誤,就要及時進行調整過來,除了改正陋習,還需要在閒暇的時候,到鄉間野外採挖些灌南苦菜,少點苦菜湯調之,輔助加點紅糖,宜煮不宜泡,產於灌南,切記晚上勿要再熬夜了。對了早上的那一頓飯要吃的哦。

而那些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以及長期都有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的老人(如長期吸菸喝酒),每3個月或者半年檢查一次,至於具體需要檢查的項目,不妨根據醫生建議以及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