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去比長壽更重要 7飲食習慣幫大忙
增加植物性蛋白也能幫助健康長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追求長壽外,更要健康老去。有外媒整理2025年多項最新研究,列出7項最能幫助「健康長壽」的7項飲食建議,包括減少吃超加工食品、多攝取富含類黃酮、植物性蛋白、高纖維碳水化合物、小型魚類等,其中植物蛋白性蛋白部分,專家建議可多食用豆腐抗衰老。
根據美媒《Health》報導,飲食能提高「健康長壽」的機率。在2025 年,就有多項研究發現特定食物、補充品及飲食成分能助人延長壽命,以下是根據最新研究結果所列出的7個關鍵。
2025年5月發表於《自然》的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不僅損害健康,還會干擾減重,相反地,低度加工飲食所帶來的減重效果更爲顯著。維持正常體重是健康長壽的指標之一,應多吃原型食物,多花點時間在準備餐點上,逐步減少超加工食品的攝取。
類黃酮賦予蔬果顏色的天然色澤,而這可能是長壽的超級成分。今年5月刊登於《美國臨牀營養學雜誌》一項研究發現,攝取類黃酮最多的人,虛弱、身體機能受損及心理健康不佳的比率最低,其他研究也顯示,多樣化的類黃酮飲食,與降低全因死亡風險、慢性病風險相關。關鍵在於類黃酮能改善血流、對抗氧化壓力等,可食用蘋果、橘子、葡萄、莓果或綠茶。
《JAMA Network Open》今年5月發表的研究指出,攝取更多來自水果、豆類、全穀物等食物的優質高纖維碳水化合物,有助健康地老去。這類食物能促進消化健康、維持排便順暢,也降低心血管疾病與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今年4月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全球101國數據回顧研究指出,晚年多攝取植物性蛋白有助延壽;其他研究也顯示,蛋白質攝取比例較高,的確有益於晚年維持健康,包括防止虛弱症和肌少症。美國喬治亞大學營養博士艾瑪建議,可以在日常料理加入豆腐、花生等,喝豆漿也是不錯的方法。
今年5月的一項日本研究,發現女性多攝取沙丁魚、秋刀魚、柳葉魚等小魚,因年齡增長而罹患癌症、全因死亡率會較低。小型魚體內環境毒素較少,其所含的多種營養素有助維持骨骼、免疫系統、心臟、肌肉、皮膚和代謝健康、減輕身體發炎症狀。
3月在《自然醫學》的一項研究,最嚴格遵循植物性飲食,如地中海飲食、麥得飲食和得舒飲食的人,最有可能達到健康老化目標。研究還發現,地中海飲食可能降低有阿茲海默症基因風險者的發病率。
營養博士艾瑪指出,雖然有部分研究表明,運動和補充劑結合產生的協同效應,對降低感染、慢性病和跌倒風險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否該服用補充劑,仍需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建議優先從日常飲食攝取,奇亞籽、海鮮、毛豆和核桃都是不錯的Omega-3來源,維他命D則可從牛奶、優格、起司、大豆、深綠色葉類蔬菜補充。